《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过刊查询页面

    关键词中包括 模式 的文章

1 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土木工程专业教育模式研究与探索
李九阳,陈立,王晓雨 2024年06期 [202-207][摘要](383)[pdf 1858KB](3)
2 开挖扰动下的风化卸荷边坡变形分析及处理措施
孙斌1,许建军2,段军邦2 2024年06期 [155-160][摘要](390)[pdf 4685KB](3)
3 锈蚀钢筋混凝土 T梁的疲劳性能试验
何肖斌1,颜全哲2,孙 颖2,林新鹏2,卓卫东2 2024年04期 [147-156][摘要](240)[pdf 7246KB]()
4 新工科背景下基于 CDIO模式的《道路施工与组织管理》课程教学改革
黄珍珍,黄志波,缪宏杰,陈长俊 2024年03期 [221-226][摘要](670)[pdf 1190KB]()
5 某水电站 2#倾倒体时效变形及失稳模式的离散元分析
杨彦军1,邱俊2,张一军3,王云南4 2024年03期 [48-57][摘要](597)[pdf 3741KB](1)
6 花马湖连通工程边坡失稳模式及应对措施研究
罗飞,贺金明,杨火平,李会中 2024年01期 [192-197][摘要](181)[pdf 3767KB]()
7 基于不同变形模式耗能框剪结构地震响应分析
罗维刚1,23,祁盼3,宋江朋3,李兰舟3 2023年04期 [109-117][摘要](248)[pdf 2295KB](4)
8 基于“OBE”人才培养模式下《结构抗震设计》课程教学改革
赵丽洁1,2刘红波1,2申彦利1刘志翔1 2023年01期 [233-238][摘要](258)[pdf 1626KB](3)
9 带初始材性缺陷梁加固后力学模型研究
方圣恩1,2,武棒棒1,江星3,吴应雄1 2023年01期 [22-26][摘要](270)[pdf 1845KB](6)
10 生态修复工程背景下西宁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气候响应
尚晓英1,2 ,朱陵晶1,2 ,谢启玉3 ,郭 强3 ,张婷华3 ,金继明1,4 2022年06期 [223-229][摘要](315)[pdf 2494KB](1)
11 “智能 +教育”背景下的 MOOC+SPOC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以《土力学》为例
孙林娜,时伟,郭栋,白晓宇,杨忠年 2022年01期 [207-210][摘要](317)[pdf 2666KB](2)
12 水电工程危岩体数据采集与稳定性分析
易庆波1,2,杨进军1,2,牛志强1,2,李剑飞1,2 2021年01期 [160-164][摘要](614)[pdf 1216KB](6)
13 再生混凝土梁抗剪承载力的可靠指标分析
陈秋宜,孙畅,刘卫东 2020年06期 [45-51][摘要](372)[pdf 1268KB](2)
14 某火电厂挖填方边坡安全的地质和数值综合分析
周庆科1,夏建国2 2020年05期 [226-230][摘要](492)[pdf 2482KB](6)
15 印尼某火电厂A2—A4区边坡防治项目工程实录
谢明钧1,姚院峰2,胡致远2 2020年05期 [215-220][摘要](628)[pdf 2309KB](2)
16 澜沧江某巨型堆积体蓄水失稳模式预测研究
胡大儒,肖万春,王晓朋,吴述 2020年05期 [137-142][摘要](567)[pdf 1798KB](5)
17 考虑自然变异的漳河流域未来气候变化情景预估伦
伦玉蕊1,王若彤1,刘浏1,2 2020年05期 [1-9][摘要](620)[pdf 1582KB](10)
18 层状类岩体室内制样方法及单轴压缩力学机理研究
夏磊1,姚劲松1,蒋磊2 2019年06期 [70-76][摘要](899)[pdf 1596KB](2)
19 宿迁市河网圩区农田管道输水灌溉系统适宜规模研究
龚懿婧1,余小鹏2,房 凯2,周明耀1 2019年04期 [249-253][摘要](521)[pdf 1039KB](1)
20 钉型水泥土搅拌桩加固软土路堤的数值分析
曹 洋1,郑林达2 2019年04期 [217-222][摘要](793)[pdf 2047KB](3)
21 堆石颗粒强度的尺寸效应研究
米晓飞1,2,迟世春1,2 2019年04期 [182-187][摘要](717)[pdf 1537KB](5)
22 雾江大型滑坡体治理及涌浪分析
郑洪,杨志明,詹双桥,幸添 2019年03期 [83-88][摘要](639)[pdf 1323KB](2)
23 建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理论研究综述
王先甲12,袁睢秋2,林镇周13 2019年01期 [1-12][摘要](1181)[pdf 1119KB](14)
24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半刚性节点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
张军1,张辰2 2018年06期 [185-190][摘要](1037)[pdf 1202KB](2)
25 层状岩质边坡动力变形破坏特征的试验研究
刘汉东1,陈钧龙1,牛林峰1,王忠福1,朱瑞2,姚亮3 2018年02期 [90-94][摘要](1183)[pdf 2027KB](4)
26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模式研究 ———以陕西杨凌示范区为例
张朝晖12,房海勃1,周波1,闫宁霞2 2018年01期 [220-223][摘要](1122)[pdf 1000KB](3)
27 泥石流柔性防护系统破坏原因分析与设计对策
刘成清1,许城杰1,陈鑫1,夏春兰1,2,蔡宏儒1 2017年05期 [6-11][摘要](1312)[pdf 2665KB](10)
28 风化花岗岩单轴损伤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张华宾,陈帅,张顷顷,王来贵 2017年01期 [67-70][摘要](1402)[pdf 1110KB](6)
29 金安金沙江悬索桥隧道式锚碇变形破坏机制研究
赵栋琪1,王东英23,秦雨樵23,邓琴2,尹小涛2 2017年01期 [60-66][摘要](1419)[pdf 2888KB](3)
30 水位变动及降雨入渗联合作用对岩溶地面塌陷的影响分析
周建;张映钱;方亿刚;刘宇; 2016年01期 [218-222][摘要](584)[pdf 1926KB](2)
31 水下爆炸冲击作用下混凝土闸坝的失效模式分析
朱祖国;王高辉;许昌;萧燕子; 2015年05期 [36-40][摘要](500)[pdf 1780KB](5)
32 普格县重点城镇斜坡结构类型划分及破坏模式探讨
李浩宾; 冯文凯; 葛华; 徐伟; 吴刚; 2015年04期 [40-44][摘要](1102)[pdf 1847KB](6)
DOI:
33 高宽比对生态复合墙体破坏模式的影响
侯莉娜;卢俊龙;黄炜;田英侠; 2015年02期 [116-120][摘要](737)[pdf 1347KB](1)
DOI:
34 钢筋混凝土核心筒受力性能及其极限承载力分析
薛东智; 2014年05期 [7-12][摘要](511)[pdf 1114KB](2)
DOI:
35 政府主导型生态补偿模式在贵州赤水河流域的适用性研究
陈东晖;安艳玲; 2014年03期 [173-177][摘要](522)[pdf 1043KB](3)
DOI:
36 碎石桩排水能力和井阻效应对复合地基孔压计算的影响
冯艳辉;王武刚; 2014年03期 [90-93][摘要](457)[pdf 1071KB](2)
DOI:
37 全直桩码头结构的横向静力弹塑性分析
陶桂兰;杨铭元 2013年06期 [6-10+15][摘要](519)[pdf 1284KB](1)
DOI:
38 胜坨三角洲沉积物理模拟方案设计及河口坝分布模式
李强;刘忠保;李少华;贾俊山;柳世成;郭长春; 2013年04期 [146-149][摘要](567)[pdf 1842KB](1)
DOI:
39 基于敏感度分析的B3模式钢管混凝土徐变计算实用公式
黄永辉;甘泉;饶瑞; 2013年04期 [106-109][摘要](1034)[pdf 1057KB](1)
DOI:
40 泥水盾构泥膜形成过程中超静孔隙水压力随时间的变化
魏代伟;朱伟;闵凡路; 2013年03期 [36-40][摘要](465)[pdf 1052KB](2)
DOI:
41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态模糊评价模型研究
陈佳媛;王志强;刁艳芳; 2013年01期 [110-112][摘要](924)[pdf 1030KB](3)
DOI:
42 白龙江某水库库岸的塌岸预测研究
李元明;任光明;张涛; 2013年01期 [66-69][摘要](1185)[pdf 1147KB](1)
DOI:
43 锦屏公路边坡施工开挖及支护措施研究
胡栓科 2012年06期 [171-174][摘要](1511)[pdf 1166KB](98)
DOI:
44 丹江流域生态修复模式研究
刘建林1,茹秋瑾2 2012年03期 [96-100][摘要](990)[pdf 1104KB](67)
DOI:
45 混凝土徐变计算理论和方法综述
卓旬,梅明荣 2012年02期 [14-19][摘要](2043)[pdf 1140KB](78)
DOI:
46 基于粗糙熵模糊决策的河道采砂交易模式选择研究 ——以鄂赣边界可采区为例
杨高升,徐新,梁钰翎,章晓锦 2012年01期 [12-17][摘要](838)[pdf 1439KB](38)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