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周乾,闫维明,关宏志,等.木结构斗拱力学性能研究进展[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4,(04):18-26.
点击复制

木结构斗拱力学性能研究进展()
分享到: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ISSN:1672-1144/CN:61-1404/TV]

卷:
期数:
2014年04期
页码:
18-26
栏目:
出版日期:
2014-08-30

文章信息/Info

作者:
周乾;闫维明;关宏志;纪金豹;
故宫博物院;北京工业大学工程抗震与结构诊治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工业大学交通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斗拱力学性能研究进展古建筑木结构
摘要:
斗拱属我国古建筑的典型构造特征,其力学性能影响结构安全。为保护古建筑,基于文献检索方法,研究了古建筑木结构斗拱的力学性能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对已取得的成果及不足之处进行了合理评价,并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结果表明:二十多年来,国内外已从理论及试验角度充分开展斗拱的力学性能研究,对斗拱在静动力作用下的力-变形特征、破坏形式及地震作用下的抗震耗能机理进行了较为深入探讨,剖析了斗拱受力机制,建立了斗拱力学简化模型。但现有研究也存在斗拱选取范围有限、斗拱的协同作用、残损机制及加固方法研究不足等问题。随着科技发展和研究水平的提高,斗拱力学性能将逐步得到全面揭示,研究成果也将逐步在古建筑保护过程中得以体现。更多还原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王效青.中国古建筑术语辞典[M].山西:山西人民出 版社,1996.
[2] 马炳坚.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第二版)[M].北 京:科学出版社,2003.
[3] 王天.中国古代大木作静力初探[M].北京:文物出 版社,1992.
[4] 张双寅.浅谈中国古建中斗拱的力学问题[C]//李和 娣.固体力学进展及应用———庆贺李敏华院士90华诞 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5] FangDP,IwasakiS,YuMH,etal.AncientChinesetim- berarchitecture—Ⅰ:Experimentalstudy[J].Journalof StructuralEngineering,2001,127(11):1348-1357.
[6] FangDP,IwasakiS,YUMH,etal.AncientChinesetim- berarchitecture—Ⅱ:Dynamiccharacteristics[J].Journalof StructuralEngineering,2001,127(11):1358-1364.
[7] 张鹏程.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结构及其抗震发展研究 [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
[8] 魏国安.古建筑木结构斗拱的力学性能及ANSYS分析 [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
[9] 李海娜.古建筑木结构铺作层抗震机理分析[D].西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
[10] 李海旺,薛飞,秦冬祺.木结构斗拱的动力特性分析 和应用[C]//第六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 文集,2006.
[11] 王智华.应县木塔斗拱调查与力学性能分析[D].西 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
[12] 钟永.应县木塔木斗木共的力学性能分析研究[D].哈尔 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
[13] 陈韦.应县木塔木斗木共力学性能及简化分析模型的研 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0.
[14] 赵均海,俞茂宏,杨松岩,等.中国古建筑木结构斗拱 的动力实验研究[J].实验力学,1999,14(1):106-112.
[15] 张鹏程,赵鸿铁,薛建阳,等.斗拱结构功能试验研究 [J].世界地震工程,2003,19(1):102-106.

[16] 高大峰.中国木结构古建筑的结构及其抗震性能研究 [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

[17] 高大峰,赵鸿铁,薛建阳,等.中国古代大木作结构斗 木共竖向承载力的试验研究[J].世界地震工程,2003,19 (3):56-61.
[18] 高大峰,赵鸿铁,薛建阳.木构古建筑中斗拱与榫卯节 点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08,17 (2):58-64.
[19] 隋龙 天 .中国古代木构耗能减震机理与动力特性分析 [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
[20] 隋龙 天,赵鸿铁,薛建阳,等.古建木构木斗木共侧向刚度 的试验研究[J].世界地震工程,2009,25(4):145-147.
[21] 隋龙 天,赵鸿铁,薛建阳,等.古建木构铺作层侧向刚 度的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2010,27(3):74-78.
[22] 隋龙 天,赵鸿铁,薛建阳,等.中国古建筑木结构铺作 层与柱架抗震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1,44 (1):50-57.

[23] 肖碧勇.应县木塔斗木共解读及二层明层柱头斗木共传力 机理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0.
[24] 王珏.应县木塔扭、倾变形张拉复位的数字化模拟 和安全性评价[D].扬州:扬州大学,2008.
[25] 袁建力,陈韦,王珏,等.应县木塔斗木共模型试验 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1,32(7):66-72.
[26] 吕璇.古建筑木结构斗拱节点力学性能研究[D].北 京:北京交通大学,2010.
[27] 周乾,闫维明,周锡元,等.中国古建筑动力特性及 地震反应[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0,36(1):13-17.
[28] 周乾,闫维明,周宏宇.中国古建筑木结构随机地震 响应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0,32(9):115- 118.
[29] 周乾,闫维明,周锡元,等.故宫神武门动力特性及 地震反应研究[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9,31(2): 90-95.
[30] 周乾,闫维明,关宏志,等.故宫太和殿抗震性能研 究[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1(4):487- 494.
[31] 高大峰,曹鹏男,丁新建.中国古建筑简化分析研究 [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1,31(2):175-181.
[32] 高大峰,祝松涛,丁新建.西安永宁门箭楼结构及抗震 性能分析[J].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2013,43(2): 62-69.
[33] 杜雷鸣,李海旺,薛飞,等.应县木塔抗震性能研究 [J].土木工程学报,2010,43(1):363-370. 第4期周乾,等:木结构斗拱力学性能研究进展25
[34] 陈志勇,祝恩淳,潘景龙.应县木塔精细化结构建模及 水平受力性能分析[J].建筑结构学报,2013,34(9): 150-158.
[35] 坂本功,藤田香,大桥好光,等. 统的木造建筑の 组物振动台(その1): 概要と静加力试 [C]//日本建筑学会东支部研究报告集. 东:日本 建筑学会,1997:37-40.
[36] 木村正彦,藤田香,坂本功,等. 统的木造建筑の 组物振动台(その2):组物の振动特性[C]//日本 建筑学会东支部研究报告集. 东:日本建筑学会, 1997:41-44.
[37] 藤田香,木村正彦,大桥好光,等. 统的木造建筑 の组物振动台(その3):地震波加振[C]//日本建 筑学会大会学术讲演梗概集.九州:日本建筑学会, 1998:263-264.
[38] 木村正彦,大桥好光,藤田香,等. 统的木造建筑 の组物振动台(その4):组物の上下振动特性 [C]//日本建筑学会大会学术讲演梗概集.九州:日本 建筑学会,1998:265-266.
[39] 藤田香,木村正彦,大桥好光,等. 统的木造建筑 の组物振动台(その5):出组の静加力试[C]// 日本建筑学会大会学术讲演梗概集.中国:日本建筑 学会,1999:159-160.
[40] 藤田香,木村正彦,大桥好光,等. 统的木造建筑 の组物振动台(その6):出组の刚性[C]//日本建 筑学会大会学术讲演梗概集.东北:日本建筑学会, 2000:147-148.
[41] 藤田香,木村正彦,大桥好光,等. 统的木造建筑 の组物振动台(その7):地震答解析[C]//日本 建筑学会大会学术讲演梗概集. 东:日本建筑学会, 2001:171-172.
[42] 楠寿博,木林长仁,长濑正,等.唐招提寺金堂斗组の 大构造[C]//日本建筑学会大会学术讲演梗概 集C-1分册.东北:日本建筑学会,2000:149-150.
[43] KenichiK.Preservationandseismicretrofitofthetraditional woodenbuildingsinJapan[J].JournalofTemporalDesign inArchitectureandtheEnvironment,2001,1(1):12-20.
[44] 津和佑子,藤田香,金惠,等. 统的木造建筑の组 物の动的载荷试(その1):微动测定と自由振动试 [C]//日本建筑学会大会学术讲演梗概集C-1分 册,北海道:日本建筑学会,2004:23-24.
[45] 金惠,藤田香,津和佑子,等. 统的木造建筑の 组物の动的载荷试(その2):荷重形と形の 特[C]//日本建筑学会大会学术讲演梗概集C-1 分册,北海道:日本建筑学会,2004:25-26.
[46] 藤田香,金惠,津和佑子,等. 统的木造建筑の组 物の动的载荷试(その3):复元力特性と刚性の 讨[C]//日本建筑学会大会学术讲演梗概集C-1分 册,北海道:日本建筑学会,2004:27-28.
[47] 津和佑子,加藤圭,金惠,等.组物有する统木造 轴组の振动台[J].生产研究,2008,60(2):11-14.
[48] 加藤圭,津和佑子,腰原雄.组物有する统木造社 寺建筑の构面振动台(その1): 概要および结 果[C]//日本建筑学会大会学术讲演梗概集.中国:日 本建筑学会,2008:43-44.
[49] 津和佑子,加藤圭,腰原雄.组物有する统木造社 寺建筑の构面振动台(その2):水平耐力要素の モデル化と考察[C]//日本建筑学会大会学术讲演梗 概集.中国:日本建筑学会,2008:45-46.
[50] HwangJK,HongSG,KimNH,etal.Theeffectoffric- tionjointandGongpo(bracketset)asanenergydissipation inKoreantraditionalwoodenstructure[C]//Proceedingsof theSix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StructuralAnalysisof HistoricConstruction.2008:861-866.
[51] KitamorA,JungK,HasselI,etal.Mechanicalanalysisof lateralloadingbehaviouronJapanesetraditionalframestruc- turedependingontheverticalload[C]//Proceedingsofthe 12thWorldConferenceonTimberEngineering,2010:207- 208.
[52] FujitaK,SakamotoI,OhashiY,etal.Staticanddynamic loadingtestsofbracketcomplexesusedintraditionaltimber structuresinJapan[C]//Proceedingsofthe12thWorld ConferenceonEarthquakeEngineering,NewZealandPaper 2000(0851).
[53] 前野将辉,铃木祥之,松本慎也.寺院建筑物における 统木造轴组みの构造力学特性のモデルかによる 骨组解析[J].京都大学防研究所年报,2007,50B: 117-131.
[54] 棚桥秀光,铃木祥之. 统木造轴组の静的·动的 のシミュレ一ション[J].历史都市防论文集,2010, (4):181-188.
[55] LeeYW,HongSG,BaeBS,etal.Experimentsand analysisofthetraditionalwoodstructuralframe[C]//14th WorldConference ofEarthquake Engineering, Beijing: 2008.
[56] TsuwaI,KoshiharaM,FujitaK,etal.Astudyonthesize effectofbracketcomplexesusedintraditionaltimberstruc- turesonthevibrationcharacteristics[C]//10thWorldCon- ferenceonTimberEngineering,Miyazaki:2008.
[57] TakinoA,KunugiA,MiyamotoY,etal.Analyticaland experimentalstudyonstructuralbehavioroftraditionalwood- enframeincludingkumimono[C]//15thWorldConference ofEarthquakeEngineering,Lisbon:2012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慈军,李双喜,努尔开力?依孜特罗甫.掺不同细骨料的碾压式沥青混凝土的力学试验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2,(02):50.
[2]秦子鹏,田艳,朱建宏.纤维素纤维对透水混凝土性能影响的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2,(04):66.
[3]张庆春.库什塔依水电站冬季施工的碾压式土石坝沥青混凝土心墙配合比试验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4,(04):137.
[4]宋艳,朱珍德,张慧慧,等.深埋隧道喷射钢纤维混凝土支护的数值模拟[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3,(02):204.
[5]谭程龙,宋郁民,沈哲亮.轨道交通先张法预制U型梁静载试验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6,(05):85.[doi:10.3969/j.issn.1672-1144.2016.05.016]
[6]张正亚,严勇.超贫碾压混凝土力学及抗冻性影响因素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7,(01):171.[doi:10.3969/j.issn.1672-1144.2017.01.033]
[7]贾金青,王东来,叶浩,等.后掺粗骨料工艺对高性能泵送混凝土性能影响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7,(03):1.[doi:10.3969/j.issn.1672-1144.2017.03.001]
[8]杨芳芳,庄一舟,张彬彬.基于欧洲规范的钢纤维陶粒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7,(06):57.[doi:10.3969/j.issn.1672-1144.2017.06.012]
[9]胡建林,杨鑫,崔乃夫,等.玄武岩纤维对水泥土力学性能的影响效应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7,(06):138.[doi:10.3969/j.issn.1672-1144.2017.06.027]
[10]任崇财.钢纤维喷射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及应用[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7,(06):189.[doi:10.3969/j.issn.1672-1144.2017.06.038]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190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