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王卫卫.住宅建筑的工业化水平评价研究[J].基建管理优化,2017,29(3):26-30.
[2] 孝亚利.钢结构节点设计时如何设定铰接点和刚接点[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10):170.
[3] 黄冀卓,朱骏球,林楚修.扩孔型端板连接新型钢结构节点恢复力模型[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7,15(4):6-12.
[4] 黄冀卓,庄元婷,林楚修.扩孔型端板连接新型钢结构节点骨架曲线模型[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7,15(1):19-24.
[5] 王光远.半刚性连接钢框架结构的非线性分析探讨[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16(1):14-17.
[6] 布欣,谷倩,王新武.剖分T型钢梁柱连接框架中柱空间节点抗震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2017,34(8):105-116.
[7] 陈明,陈亚栋.半刚性冷弯薄壁C形钢框架抗震性能[J].建筑钢结构进展,2017,19(4):20-27.
[8] 蔡勇,吕晓勇,杨文超,等.方加槽钢做连接构件的空间半刚性梁柱节点滞回性能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8(3):430-435.
[9] 李泽深,覃达威,张克实,等.不同构造T形钢连接节点受力性能分析[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1(1):74-82.
[10] 张燕.波纹腹板H型钢梁顶底角钢连接半刚性节点研究[D].邯郸:河北工程大学,2016.
[11] 罗松.方钢管混凝土柱-H型钢梁全螺栓连接隔板贯通节点抗震性能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3.
[12] 左斌.冷弯方钢管柱-H型钢梁不同外隔板形式节点拟静力试验研究[D].青岛:青岛理工大学,2014.
[13] 王墩,赵海琼,吕西林.建筑结构拟静力试验方法的加载制度[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4,40(3):54-59.
[14] 李星荣,等.钢结构连接节点设计手册[M].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1.
[15] 美国钢结构建筑抗震规定(中文版):ANSI/AISC—341—05[S].芝加哥:美国钢结构协会委员会,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