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朱建军,贺跃光,曾卓乔.变形观测的理论与方法[M].
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
[2] 张海波.地铁隧道盾构法施工对周围环境影响的数值
模拟[D].常州:河海大学,2005.
[3] 滕丽.双圆盾构推进引起地表变形理论分析及试验
研究[C]//上海国际隧道工程研讨会文集,2005:567-
572.
[4] 周文波,吴惠明.盾构法隧道施工智能化辅助决策系统
[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4,(1):65-69.
[5] 傅德明,任道真.泥水加压平衡盾构泥水处理系统的研
究与应用[J].上海建设科技,2003,(1):25-26.
[6] 乔金丽,范永利,刘波,等.基于改进BP网络的盾构
隧道开挖地表沉降预测[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2,8(2):352-357.
[7] 安红刚,孙钧,胡向东,等.盾构法隧道施工地表变形
的小样本智能预测[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版,2005,32(4):362-367.
[8] 莫云,岳昊,胡斌,等.基于Logistic预测模型的
地铁隧道地表沉降预测研究[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10,7(1):115-119.
[9] 胡斌,胡启晨,冯晓腊,等.基于灰色理论的地铁隧道
沉降预测分析[J].人民长江,2012,43(S1):183-185.
[10] 邓聚龙.灰预测与灰决策[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
版社,2002.
[11] 虞兴福,金志宝,胡向东,等.杭州地铁某盾构隧道施
工地面沉降规律分析[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版,2013,43(1):101-105.
[12] 林存刚,张忠苗,吴世明,等.泥水盾构掘进参数对地
面沉降影响实例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2,45(4):
116-126.
[13] 刘国仕,何亮云,薛建华,等.灰色线性回归组合模型
在沉降监测中的应用[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
学版,2012,9(4):32-36.
[14] 马保卿,张荫.灰色线性回归组合模型在地面沉降
预测中的应用[J].铁道勘察,2008,(5):20-22.
[15] 陈博,王建国.灰色线性回归组合模型算法研究
[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5(1):82-
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