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夏坤,凌青,高益健,等.盾构法施工地面沉降预测分析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5,(01):151-157.
点击复制

盾构法施工地面沉降预测分析研究()
分享到: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ISSN:1672-1144/CN:61-1404/TV]

卷:
期数:
2015年01期
页码:
151-157
栏目:
出版日期:
2015-02-28

文章信息/Info

作者:
夏坤;凌青;高益健;
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关键词:
盾构法施工地面沉降模型改进S-Q模型G-L模型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结合南京某地铁工程项目,选取9种预测模型(包括回归分析模型、GM(1,1)模型和函数模型),对盾构法施工期间引起的地面沉降量进行预测研究,对比分析各种模型精度,结果表明,玻尔兹曼函数模型和Logistic时间函数模型预测精度很高;进一步对模型进行改进,建立S-Q模型和G-L模型,验证表明,新模型的预测精度得到了提高,效果良好。更多还原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朱建军,贺跃光,曾卓乔.变形观测的理论与方法[M]. 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
[2] 张海波.地铁隧道盾构法施工对周围环境影响的数值 模拟[D].常州:河海大学,2005.
[3] 滕丽.双圆盾构推进引起地表变形理论分析及试验 研究[C]//上海国际隧道工程研讨会文集,2005:567- 572.
[4] 周文波,吴惠明.盾构法隧道施工智能化辅助决策系统 [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4,(1):65-69.
[5] 傅德明,任道真.泥水加压平衡盾构泥水处理系统的研 究与应用[J].上海建设科技,2003,(1):25-26.
[6] 乔金丽,范永利,刘波,等.基于改进BP网络的盾构 隧道开挖地表沉降预测[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2,8(2):352-357.
[7] 安红刚,孙钧,胡向东,等.盾构法隧道施工地表变形 的小样本智能预测[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版,2005,32(4):362-367.
[8] 莫云,岳昊,胡斌,等.基于Logistic预测模型的 地铁隧道地表沉降预测研究[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10,7(1):115-119.
[9] 胡斌,胡启晨,冯晓腊,等.基于灰色理论的地铁隧道 沉降预测分析[J].人民长江,2012,43(S1):183-185.
[10] 邓聚龙.灰预测与灰决策[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 版社,2002.
[11] 虞兴福,金志宝,胡向东,等.杭州地铁某盾构隧道施 工地面沉降规律分析[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版,2013,43(1):101-105.
[12] 林存刚,张忠苗,吴世明,等.泥水盾构掘进参数对地 面沉降影响实例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2,45(4): 116-126.
[13] 刘国仕,何亮云,薛建华,等.灰色线性回归组合模型 在沉降监测中的应用[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 学版,2012,9(4):32-36.
[14] 马保卿,张荫.灰色线性回归组合模型在地面沉降 预测中的应用[J].铁道勘察,2008,(5):20-22.
[15] 陈博,王建国.灰色线性回归组合模型算法研究 [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5(1):82- 85.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方宝,张贤,张丽平,等.基于信息量-支持向量机组合模型的东莞市地面沉降灾害易发性评价[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24,(02):149.[doi:10.3969/j.issn.1672-1144.2024.02.021]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190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