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乔娟,张立仁,阮祥明,等.三峡库区滑坡土体降雨产流及入渗试验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3,(05):183-188.
点击复制
三峡库区滑坡土体降雨产流及入渗试验研究(
)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ISSN:1672-1144/CN:61-1404/TV]
- 卷:
-
- 期数:
-
2013年05期
- 页码:
-
183-188
- 栏目:
-
- 出版日期:
-
2013-10-31
文章信息/Info
- 作者:
-
乔娟;张立仁;阮祥明;
-
三峡大学科技学院;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
- 关键词:
-
三峡库区; 土质滑坡; 降雨过程; 产流-入渗规律; 模型试验
- 文献标志码:
-
A
- 摘要:
-
三峡库区滑坡地质灾害数量众多,主要诱因为降雨。以该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土质滑坡土体为对象,综合考虑了三峡库区1971年至2003年的230次滑坡地质灾害与降雨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室内降雨模型试验的设计,以探究其降雨产流及入渗规律。通过对试验结果的综合分析及比较,揭示了相应试验工况下的降雨产流及饱和-非饱和-非稳定入渗规律、地表冲刷及裂缝发育情况,同时也分析了降雨强度、前期累计降雨量及坡角三个因子对降雨过程中的坡面产流及入渗的影响。更多还原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叶殿秀,张强,朱蓉.三峡库区强降雨诱发地质灾
害研究[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5:97-106.
[2] 刘传正,刘艳军,温铭生,等.长江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成
因与评价研究[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7:88-107.
[3] 郭希哲,黄学斌,徐开祥,等.三峡工程库区崩滑地质灾
害防治[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18-152.
[4] 廖巍,刘新喜.三峡库区滑坡稳定性评价研究[J].中
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14(9):104-107.
[5] 吴宏伟,陈守义,庞宇威.雨水入渗对非饱和土坡稳定
性影响的参数研究[J].岩土力学报,1999,20(1):1-14.
[6] 谢守益,徐卫亚.降雨诱发滑坡机制研究[J].武汉水利
电力大学学报,1999,32(1):21-23.
[7] 殷坤龙,汪洋,唐仲华.降雨对滑坡的作用机理及动
态模拟研究[J].地质科技情报,2002,21(1):75-78.
[8]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指挥部.湖北省秭归县沙
镇溪镇千将坪滑坡[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03,14(3).
[9] 乔娟,罗先启,张立仁,等.三峡库区水环境对库岸斜
坡失稳的作用机理探讨[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05,
(6):22-25.
[10] 耿晓东,郑粉莉,张会茹.红壤坡面降雨入渗及产流产
沙特征试验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9,23(4):39-43.
[11] 穆天亮,王全九,王辉.黄土坡面定雨强入渗产流物
理基础模型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
学版),2009,37(10):199-203.
[12] 付智勇,李朝霞,蔡崇法,等.三峡库区不同厚度紫色
土坡耕地产流机制分析[J].水科学进展,2011,22(5):
680-688.
[13] 龙天渝,卢齐齐,王玉霞.人工模拟暴雨条件下紫色土
坡耕地入渗过程研究[J].灌溉排水学报,2011,30(2):
76-79.
[14] 史志华,陈利顶,杨长春,等.三峡库区土质道路侵蚀
产沙过程的模拟降雨试验[J].生态学报,2009,29
(12):6785-6792.
[15] 田东方,刘德富,周明涛.边坡降雨入渗与坡面径流影
响因素敏感性分析[J].水力发电,2010,36(4):11-14.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190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