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波,李培锋,赵亮,等.复合式中墙无导洞连拱隧道爆破振动影响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21,(06):179-185.[doi:10.3969/j.issn.1672-1144.2021.06.029]
点击复制

复合式中墙无导洞连拱隧道爆破振动影响研究()
分享到: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ISSN:1672-1144/CN:61-1404/TV]

卷:
期数:
2021年06期
页码:
179-185
栏目:
出版日期:
2021-12-30

文章信息/Info

作者:
李波1李培锋2赵亮1于建新3姜成业45
1.云南交投集团公路建设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100;2.云南交投集团投资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000; 3.河南理工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3; 4.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 430071; 5.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关键词:
复合式中墙连拱隧道动力影响数值模拟
分类号:
U455.6
DOI:
10.3969/j.issn.1672-1144.2021.06.029
摘要:
为探究不同爆破方案条件对隧道结构的影响,保证施工安全,以某短隧道为例,采用 LS-DYNA 显式动力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不同爆破施工方案条件下后行洞对先行洞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上台阶 不同进尺爆破引起垂直中墙方向的振速最大,内圈及周边爆破段大于掏槽及辅助段,迎爆侧振速明显大于 背爆侧;沿隧道轴线方向,对应爆破掌子面前方未开挖处的振速大于后方已开挖处的振速,后方振速衰减 速率大于前方;上下台阶进尺爆破药量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上台阶爆破引起临近隧道中墙以上测点振速大 于下台阶,下台阶对拱脚及仰拱测点影响较大。此研究结果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郭陕云.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历史机遇、发展困局 及若干建议[J].隧道建设(中英文),2019,39(10): 1545-1552.
[2] 苟德明,阳军生.连拱隧道复合式曲中墙力学特征分 析[J].中外公路,2009,29(4):153-156.
[3] 夏永旭,王文正,胡庆安.公路双连拱隧道施工过程中 中隔墙的变形及稳定性[J].中国公路学报,2007(5): 83-88.
[4] 许崇帮,夏才初,王华牢.特大断面连拱隧道中墙偏压 机制及施工影响分析 [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0,29(S1):2820-2828.
[5] 李志厚,朱合华,丁文其.公路连拱隧道设计与施工关 键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
[6] 杨果林,胡 敏,申宗球,等.大跨连拱隧道复合式中 墙承载模式研究[J].现代隧道技术,2020,57(1):136- 141.
[7] 张庆彬,吴从师,叶 勇,等.陈家桥大跨连拱隧道爆 破振动测试分析[J].公路与汽运,2008,3:63.
[8] 陈 昕.连拱隧道爆破震动效应研究[D].长沙:长沙 理工大学,2005.
[9] 曹 峰,凌同华,刘家澍,等.分岔隧道浅埋连拱段的 爆破振动效应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18,35(2): 86-94.
[10] 乔青青,雷胜友,杨 瑞,等.分岔隧道过渡段爆破对 中隔墙振动响应的数值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21,45(1):171-176.
[11] 王家辉.某公路隧道衬砌减隔震性能的时程分析 [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7.
[12] 钱正富,徐金峰,周应新,等.红层软岩无中导洞连拱 隧道爆破振动控制技术研究[J].现代隧道技术, 2020,57(3):167-174,188.
[13] Lstc.LS-DYNAKeywordUser′sManual[M].Califor- nia:LivermoreSoftwareTechnologyCorporation,2006.
[14] 白金泽.LS-DYNA3D理论基础与实例分析[M].北 京:科学出版社,2005.
[15] 何国富,金 微,秦志勇,等.地下水封储油洞库洞室 爆破地震动影响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18,16(3):86-92.
[16] 尚晓江,苏建宇.ANSYS/LS-DYNA动力分析方法与 工程实例[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17] OHallquistJ.LS-DYNATheoryManual[M].Califor- nia:LivermoreSoftwareTechnologyCorporation,2006.
[18] 廖志毅,唐春安.爆炸应力波作用下岩体破碎特性数 值模拟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8,16(3): 98-102,107.
[19] 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14[S].北京:中国标准 出版社,2015.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茶增云,肖振江,姜成业,等.无中导连拱隧道施工掌子面纵向合理间距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22,(01):184.[doi:10.3969/j.issn.1672-1144.2022.01.028]
[2]李向凯,陈禹勋,史少华,等.双连拱隧道下穿既有地铁结构预加固方案及开挖工法比选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22,(04):204.[doi:10.3969/j.issn.1672-1144.2022.04.030]
[3]王雄,刘晓祥,毕钛俊.偏压连拱隧道结构加固方案的数值模拟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23,(04):173.[doi:10.3969/j.issn.1672-1144.2023.08.025]

备注/Memo

备注/Memo:
收稿日期:2021-08-11 修稿日期:2021-09-04
作者简介:李 波(1974—),男,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隧道方面的研究工作。E-mail:1967088675@qq.com
通讯作者:于建新(1986—),男,博士,主要从事爆破及地下工程灾害防治工作。E-mail:jianxinyu@hpu.edu.cn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1-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