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英超,贾金青,张建成.型钢超高强混凝土框架不同剪跨比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6,(04):197-201.[doi:10.3969/j.issn.1672-1144.2016.04.037]
点击复制

型钢超高强混凝土框架不同剪跨比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分享到: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ISSN:1672-1144/CN:61-1404/TV]

卷:
期数:
2016年04期
页码:
197-201
栏目:
出版日期:
2016-09-15

文章信息/Info

作者:
马英超贾金青张建成
(大连理工大学海岸与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116024)
关键词:
型钢超高强混凝土框架结构剪跨比强度退化刚度退化耗能能力
分类号:
TU398+.2
DOI:
10.3969/j.issn.1672-1144.2016.04.037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为了研究型钢超高强混凝土框架的抗震性能及剪跨比对整体结构的影响,共进行了2榀单层 单跨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试验对比分析,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验证不同剪跨比型钢超高强混凝土框架结构 的抗震性能。并且通过试验得到不同剪跨比下的破坏形态、P-Δ滞回曲线、骨架曲线、位移延性系数、 强度退化、刚度退化、耗能能力。结果表明:剪跨比2的框架结构柱的破坏现象严重,其强度,刚度退化 快,能量耗散能力低。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薛伟辰,胡翔.四层两跨高性能混凝土框架的抗震性 能[J].建筑结构学报,2007,28(5):69-79.
[2] 郑山锁,侯丕吉,张宏仁,等.SRHSHPC框架结构地震损 伤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2012,29(7):84-92.
[3] 李忠献,张雪松,丁阳.翼缘削弱的型钢混凝土框架 抗震性能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7,28(4):18-24.
[4] 傅传国,李玉莹,孙晓波,等.预应力及非预应力型钢混 凝土框架受力及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 报,2010,31(8):15-21.
[5] 郑文忠,王琨.型钢混凝土梁-角钢混凝土柱框架抗 震性能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1,44(3):49-60.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 程:JGJ138-2001[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建筑抗震试验方法规程: JGJ101—1996[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8] 赵国藩高等钢筋混凝土结构学[M].大连:机械工业出 版社,2005:403-404.
[9] 郑山锁,张亮,李磊,等.型钢高强混凝土框架柱抗 震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2,33(5):124- 132.
[10] 蒋欢军,毛俊杰,刘晓娟.不同连接方式砌体填充墙钢 筋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 2014,35(3):61-67.
[11] LegerOnF,PaUlTreP.BehaViOrOfhigh-sTrengThcOncreTe cOlUmnsUnDercyclicfleXUreanDcOnsTanTaXiallOaD[J]. ACISTrUcTUralJOUrnal,2000,97(4):591-601.
[12] PaUlTreP,LegerOnF,MOngeaUD.InflUenceOfcOncreTe sTrengThanDTransVersereinfOrcemenTyielDsTrengThOnbe- haViOrOfhigh-sTrengThcOncreTecOlUmns[J].ACISTrUcTUral JOUrnal,2001,98(4):490-501.
[13] HanLH,WangW D,ZhaOXL.BehaViOUrOfsTeelbeam TOcOncreTe-filleDSHScOlUmnframes:FiniTeelemenTmODel anDVerificaTiOns[J].EngineeringSTrUcTUres,2008,30(6): 1647-1658.
[14] 王伟,王明兴,陈以一,等.钢管柱-H形梁内加劲 铸钢模块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 2015,36(3):71-79.
[15] 李忠献,张雪松,丁阳.翼缘削弱的型钢混凝土框架 抗震性能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7,28(4):18-24.
[16] 张建成,贾金青.两跨三层型钢超高强混凝土框架抗 震性能试验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5,13 (6):1-7.
[17] 贾金青,李勇,刘伟.轴压比对SRHC柱-RC梁框 架边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 报,2015,13(4): 1-6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于祥龙,章青.填充墙对框架结构约束效应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2,(04):14.
[2]杨佳玲,王社良,陈琪.框架结构基础滑移隔震地震反应的ANASYS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2,(04):145.
[3]王社良,曹晓辉.框架结构层间滑移隔震结构隔震效果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2,(05):30.
[4]叶茂,任珉,谭平,等.框架结构内环境振动波传播规律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3,(02):23.
[5]林顺建.某幼儿园隔震结构设计与抗震性能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6,(06):146.[doi:10.3969/j.issn.1672-1144.2016.06.029]
[6]陈宇.某小学教学综合楼隔震设计与抗震性能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7,(02):224.[doi:10.3969/j.issn.1672-1144.2017.02.043]
[7]赖勇,朱亚磊,余锦地.框架结构护岸新技术在城市河道中的应用[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7,(03):115.[doi:10.3969/j.issn.1672-1144.2017.03.023]
[8]马小瑞.楼梯形式对RC框架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8,(01):224.[doi:10.3969/j.issn.1672-1144.2018.01.041]

备注/Memo

备注/Memo:
收稿日期:2016-04-22 修稿日期:2016-05-1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078059,51178078) 作者简介:马英超(1985—),男,辽宁铁岭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结构工程。E-mail:mayingchaO1985@163.COm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190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