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卫华,张浩文,孔德骏.富水砂性地层中地铁盾构下穿铁路施工引起的沉降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20,(05):115-119.[doi:10.3969/j.issn.1672-1144.2020.05.020]
点击复制
富水砂性地层中地铁盾构下穿铁路施工引起的沉降分析(
)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ISSN:1672-1144/CN:61-1404/TV]
- 卷:
-
- 期数:
-
2020年05期
- 页码:
-
115-119
- 栏目:
-
- 出版日期:
-
2020-10-30
文章信息/Info
- 作者:
-
李卫华1; 张浩文2; 孔德骏2
-
1.南通城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江苏南通226000;
2.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00
- 关键词:
-
砂性地层; 盾构; 下穿铁路; 地表沉降; 差异沉降
- 分类号:
-
U455.43
- DOI:
-
10.3969/j.issn.1672-1144.2020.05.020
- 摘要:
-
以富水砂性地质条件下某地铁区间盾构隧道下穿铁路施工工程为背景,研究下穿施工引起地
表沉降的规律。首先对Peck方程进行分析,提出地表差异沉降系数的概念,用于表征盾构施工引起的
地表最大差异沉降。然后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地层损失率、隧道埋深、地层加固等因素对铁路设施沉
降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地层损失率在0.5% ~3.0%变化时,减小地层损失可以同时降低地表沉降
及差异沉降,控制地层损失率在1.0%以内,可满足铁路设施变形控制标准;增大隧道埋深可以降低地
表最大沉降量,同时可以降低地表最大差异沉降;对隧道周围土体注浆加固可以显著降低盾构下穿铁
路施工引起的铁路设施沉降。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张琼方,夏唐代,丁 智,等.盾构近距离下穿对已建
地铁隧道的位移影响及施工控制[J].岩土力学,
2016,37(12):3561-3568.
[2] 万俊峰.盾构在富水粉细砂层中长距离平行下穿有压
敏感管线施工控制技术[J].隧道建设,2016,36(4):
439-443.
[3] 林存刚.泥水盾构下穿引起上覆砌体结构响应的实测
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8,16(2):121-125.
[4] 杨 喜,朱 颖.盾构隧道下穿高铁桥梁安全影响分
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8,16(6):212-218.
[5] 孔德骏.填海地质复合地层中盾构隧道下穿机场施工
的环境影响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8:1-
124.
[6] 杨俊龙,门燕青,廖少明,等.大直径盾构浅覆土下穿
铁路桥涵的影响分析及控制基础[J].上海交通大学
学报,2019,53(3):297-304.
[7] 炊鹏飞.富水砂层区盾构下穿建(构)筑物风险控制技
术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20,18(1):210-
215,227.
[8] 王 闯,彭祖昭,苟 超,等.盾构近接下穿群桩基础
施工影响分区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7,50(S2):
174-181.
[9] 杜明芳,朱东东,易领兵,等.大粒径卵石地层中盾构
下穿既有铁路的影响分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
然科学版),2020,43(5):660-666,720.
[10] 谢雄耀,王 强,刘 欢,等.富水圆砾地层盾构下穿
火车站股道沉降控制技术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
学报,2016(S2):3960-3970.
[11] 彭 华.地铁下穿干线铁路重大风险源测试研究
[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6,12(5):1371-1377.
[12] 蔡小培,蔡向辉,谭诗宇,等.盾构下穿施工对高速铁
路轨道结构的影响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16,37
(7):11-17.
[13] 彭 华,杨志蔚,曹 全,等.盾构下穿铁路碎石道床
沉降规律及施工参数控制[J].工程力学,2019,36
(S1):222-228.
[14] 邹 浩,陈金国.软土地区盾构下穿施工对铁路路基
影响分析———以杭州地铁2号线某区间现场监测为
例[J].隧道建设,2018,38(2):199-206.
[15] 齐 勇.盾构下穿既有铁路股道地基沉降控制与加
固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8,14(3):819-
827.
[16] PeckR B.Deep excavationsand tunnelingin soft
ground[C]//Proceedingsofthe7thInternationalCon-
ferenceonSoilMechanicsandFoundationEngineering.
MexicoCity,1969:225-290.
备注/Memo
- 备注/Memo:
-
收稿日期:2020-05-21 修稿日期:2020-06-17
作者简介:李卫华(1982—),男,安徽安庆人,硕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轨道交通规划设计管理工作。E-mail:weihuali2003@163.com
通讯作者:孔德骏(1992—),男,江苏南京人,硕士,主要从事地下工程、岩土工程设计与研究工作。E-mail:1582429332@qq.Com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0-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