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智,顾中华,王浩.公路边坡与坡顶输电铁塔相互作用与成灾机制的反演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20,(02):184-189.[doi:10.3969/j.issn.1672-1144.2020.02.031]
点击复制

公路边坡与坡顶输电铁塔相互作用与成灾机制的反演分析()
分享到: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ISSN:1672-1144/CN:61-1404/TV]

卷:
期数:
2020年02期
页码:
184-189
栏目:
出版日期:
2020-04-30

文章信息/Info

作者:
高智12顾中华3王浩12
1.福州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福建福州350116;2.地质工程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福建福州350116;3.福建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福建福州350004
关键词:
电塔边坡反演分析变形破坏
分类号:
TU473
DOI:
10.3969/j.issn.1672-1144.2020.02.031
摘要:
基于公路边坡与坡顶输电铁塔相互作用导致边坡变形与铁塔失效的典型案例,对边坡破坏特征、变形演化过程、位移监测成果和灾变触发机制展开调查分析,采用边坡稳定度反分析理论和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边坡失稳演化过程和关键岩土力学参数进行反演,并据此对铁塔建造、路堑开挖与边坡加固、降雨诱发地下水位上升和台风暴雨触发整体变形的完整过程开展系统的模拟与分析,从而揭示了公路边坡与坡顶输电铁塔相互作用过程、降雨诱发边坡多级牵引渐进失稳机制与塔基不均匀沉降导致铁塔倾斜超限的成灾机制,为临近重要构筑物边坡的变形控制与灾害防治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陈晓佳,陶阳平.电塔边坡稳定性区域性研究[J].西部探矿工程,2011,23(12):19-20,24.
[2]陈滨华,王浩,戴旭明,等.深圳地区输电线路边坡病害类型分析[J].电力勘测设计,2019(4):45-50.
[3]陈英,马东涛,杨敏.超高压输电线路塔基滑坡灾害特征分析与治理[J].电力建设,2014,35(10):69-73.
[4]王锴,党于航.砂黄土塔基边坡破坏机理研究[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6(3):57-61.
[5]陈晓佳.电塔荷载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加固研究[D].长沙:长沙理工大学,2011.
[6]金莹.风荷载作用下输电线塔—高边坡稳定性分析[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0.
[7]张红日,王桂尧,兰素恋,等.坡顶建筑与顺层软岩共同作用的滑坡机制及抢险处治研究[J].中外公路,2018,38(2):25-30.
[8]金莹,明锋,祝文化.风荷载对输电线塔-高边坡体系的动力影响[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0,32(12):45-48,65.
[9]李彬,胡云瑞,曹荣泰,等.黄土边坡输电线路杆塔合理位置分析[J].电力勘测设计,2013(4):15-19.
[10]李华东.毛尔盖电站塔基边坡地震动力响应研究[J].路基工程,2010(3):167-169.
[11]辛红园.爆破对邻近高边坡顶铁塔的影响研究[D].重庆:重庆交通大学,2016.
[12]段华雍.降雨条件下输电线路塔基边坡稳定性分析[D].南昌:南昌航空大学,2013.
[13]林文华,叶诚耿,王浩.山区输电塔边坡成灾模式及塔基失效类型[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9,17(6):50-54.
[14]曾二贤,舒爱强,廖文炜.基于FLAC/Slope模拟分析输电线路塔位边坡的开挖稳定性[J].电网与清洁能源,2011,27(4):14-18.
[15]李晓峰,刘先林,陈胜伟.超高压电塔下路堑边坡加固防护研究[J].西部交通科技,2014(3):32-37.
[16]喻豪俊,陈继彬,丁梓涵.桩径对山区输电线塔基础抗震性能影响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5,13(4):101-106.
[17]陈佳星.微型桩与锚索复合支护输电塔高边坡应用研究[D].南昌:南昌工程学院,2017.
[18]刘卫国,陈宇亮.某高速公路电塔边坡FLAC数值模拟分析[J].湖南交通科技,2005(2):48-50.
[19]陈宏飞.南宁东站电塔高边坡抗滑桩防护效果分析[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6(8):161-164,180,17.
[20]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5.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杨春发,张俊利.福建省房前屋后典型边坡滑动面探测及稳定性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2,(06):168.
[2]肖志愿,徐林,姚元成,等.格里桥水电站工程关键技术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4,(06):93.
[3]李勇.垃圾填埋场边坡动力响应时程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4,(06):102.
[4]张志沛,高旭和.基于MIDAS/GTS的黄土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及应用[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6,(02):182.[doi:10.3969/j.issn.1672-1144.2016.02.036]
[5]李亚军,王东英.基于强度参数非等比例相关折减的边坡下滑推力求[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6,(05):45.[doi:10.3969/j.issn.1672-1144.2016.05.009]
[6]李永亮,周国胜,李永鹏.有限元强度折减法边坡失稳判据的适用性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8,(05):125.[doi:10.3969/j.issn.1672-1144.2018.05.023]
[7]陈龙,刘成禹,林雪彬,等.考虑桩后及桩侧土拱间相互作用的合理桩间距[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8,(06):12.[doi:10.3969/j.issn.1672-1144.2018.06.003]
[8]董建军,王思萌,杨晓萧,等.基于非饱和-饱和渗流的降雨入渗边坡稳定性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8,(06):99.[doi:10.3969/j.issn.1672-1144.2018.06.019]
[9]吴昊城,王浩,戴旭明,等.工程高边坡开挖治理过程定量风险评估[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8,(06):134.[doi:10.3969/j.issn.1672-1144.2018.06.025]
[10]马冲,邢天海,郑有雷,等.近断层地震动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9,(01):49.[doi:10.3969/j.issn.1672-1144.2019.01.008]

备注/Memo

备注/Memo:
收稿日期:2019-12-10修稿日期:2020-01-2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2268);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8J01746)作者简介:高智(1995—),男,福建宁德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岩土工程。E-mail:gaozhio@163.com通讯作者:王浩(1978—),男,江苏盐城人,博士,教授,主要从事岩土工程与工程地质方面的研究工作。E-mail:hwang@126.Com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0-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