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龙赛琼,陈焕美,蒋文鹏,等.考虑边坡不同演化阶段的岩土体抗剪强度参数反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20,(01):16-21.[doi:10.3969/j.issn.1672-1144.2019.06.003]
点击复制

考虑边坡不同演化阶段的岩土体抗剪强度参数反分析()
分享到: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ISSN:1672-1144/CN:61-1404/TV]

卷:
期数:
2020年01期
页码:
16-21
栏目:
出版日期:
2020-02-28

文章信息/Info

作者:
龙赛琼1陈焕美1蒋文鹏23梁栋才45尹小涛4
1.云南省交通发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云南昆明650034;2.云南大永高速公路有限公司,云南大理671000;3.云南省交通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0200;4.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试验室,湖北武汉430071;5.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00
关键词:
极限平衡全工程周期反分析前提条件
分类号:
TU45
DOI:
10.3969/j.issn.1672-1144.2019.06.003
摘要:
岩土体抗剪强度参数是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关键参数。目前,大多数岩土体抗剪强度反分析法都只围绕着边坡工程的某一阶段进行分析。为了更加贴合实际边坡发育的动态变化,提出一种新方法。考虑边坡不同演化阶段的岩土体抗剪强度参数反分析是一种基于极限平衡方法,对自然坡、开挖边坡、失稳边坡这三个过程进行了全工程周期反分析,结合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前提条件,并通过对两个工程实例的分析得到了岩土体抗剪强度在不同阶段的衰减规律。利用极限平衡软件进行计算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符合实际情况,同时工程开挖会对边坡稳定性参数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易朋莹,王 凯,任 佳,等.基于传递系数法的滑坡滑带土强度参数反分析研究[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8,19(4):23-26,32.
[2] 曾 铃,蒋中明,付宏渊.边坡潜在滑动面抗剪强度参数反演研究[J].中外公路,2011,31(2):23-26.
[3] 张新敏,蒋中明,刘建辉.公路滑坡滑带c、φ值反分析方法[J].中外公路,2005(5):26-28.20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第18卷
[4] 孙超伟,柴军瑞,许增光,等.求解三维均质边坡安全系数的稳定性图表法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8,40(11):2068-2077.
[5] 唐红波,段现花,吴 斌,等.大篾居不稳定斜坡和沟谷弃土场联合整治实录[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9,17(5):220-225.
[6] 卢坤林,朱大勇,许 强,等.滑带土抗剪强度参数的三维反分析[J].岩土力学,2010,31(10):3319-3323,3328.
[7] 谭万鹏,郑颖人.岩质边坡弹黏塑性计算参数位移反分析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29(S1):2988-2993.
[8] 汤罗圣,殷坤龙,周 丽,等.基于数值模拟与位移监测的滑坡抗剪强度参数反演分析研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2,39(4):32-37.
[9] 丁德馨,张志军,王卫华.圆弧滑动边坡智能化反演设计方法研究[J].南华大学学报(理工版),2002(4):1- 4,17.
[10] 马金莲.边坡与滑坡工程抗剪强度参数反演分析及其应用[D].兰州:兰州理工大学,2016.
[11] 朱友谊.基于监测数据和参数反演的滑坡动态设计与施工[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5.
[12] 柳 ,姚晨辉,张 超,等.东南亚某水电站厂房边坡开挖变形特征及成因机制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9,17(5):133-137.
[13] 袁从华,吴振君.坡积松散体稳定性模型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13,34(S1):121-126,154.
[14] 宋亚亚,何忠意,朱佩宁,等.降雨入渗对非饱和土边坡稳定性影响的参数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9,17(3):72-78.
[15] 徐邦栋.我国铁路路基滑坡防治[J].土木工程学报,1982(2):77-84.
[16] 高德军,徐卫亚,郭其达.长江三峡大石板滑坡计算参数反分析[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74-78.
[17] 祝 辉,唐红梅,叶四桥.基于稳定现状的滑坡滑带土强度参数反分析[J].路基工程,2007(6):7-9.
[18] 易朋莹,王 凯,任 佳,等.基于传递系数法的滑坡滑带土强度参数反分析研究[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8,19(4):23-26,32.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陈龙,刘成禹,林雪彬,等.考虑桩后及桩侧土拱间相互作用的合理桩间距[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8,(06):12.[doi:10.3969/j.issn.1672-1144.2018.06.003]

备注/Memo

备注/Memo:
收稿日期:2019-10-18     修稿日期:2019-11-14基金项目:云南省交通运输厅项目(云交科教[2017]23号);交通运输部科技示范项目(2017-09)作者简介:龙赛琼(1975—),女,云南宣威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项目管理工作。E-mail:676735427@qq.com通讯作者:尹小涛(1975—),男,陕西咸阳人,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工程防灾减灾研究工作。E-mail:yxt9406@163.Com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19-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