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樊禹江,樊禹彤,苗晓瑜,等.基于新型压电摩擦阻尼器的大底盘隔震结构智能混合控制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6,(01):39-44.[doi:10.3969/j.issn.1672-1144.2016.01.008]
点击复制
基于新型压电摩擦阻尼器的大底盘隔震结构智能混合控制研究(
)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ISSN:1672-1144/CN:61-1404/TV]
- 卷:
-
- 期数:
-
2016年01期
- 页码:
-
39-44
- 栏目:
-
- 出版日期:
-
2016-02-29
文章信息/Info
- 作者:
-
樊禹江1; 2; 樊禹彤3; 苗晓瑜2; 余滨杉4
-
1.长安大学建筑学院,陕西西安710061;2.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61;
3.西安理工大学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48;
4.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55
- 关键词:
-
大底盘隔振结构; 层间位移; 压电摩擦阻尼器; 模糊控制系统; 混合控制
- 分类号:
-
TU352.1
- DOI:
-
10.3969/j.issn.1672-1144.2016.01.008
- 摘要:
-
利用SAP2000大型有限元软件对某大底盘隔振结构进行了地震响应分析,结果表明橡胶支座能
够有效降低结构的地震响应,但在ElCentro波罕遇地震作用下,橡胶支座由于相对位移过大而发生受拉
破坏,导致隔震效果失效。为解决此类问题,利用所提出的新型压电摩擦阻尼器,结合SIMULINK所编制
的模糊控制系统,对该大底盘隔振结构进行了有效的混合控制,其中在ElCentro波8度罕遇地震作用
下,隔震层处位移最大降幅为0.173m,满足规范对于隔震层相对位移小于0.150m的要求,避免了橡胶
支座由于受拉而导致破坏的问题,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此类结构的抗震安全及可靠性。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丘湘泉,周福霖,徐忠根.汕头博物馆隔震设计的几个
问题[C]//第三届全国结构减震控制学术讨论会论文
集,广州,1995:3-69.
[2] 徐忠根,周福霖,丘湘泉.汕头博物馆结构动力分析
[J].世界地震工程,1996(2):33-36.
[3] 祁皑,郑国琛,阎维明.考虑参数优化的层间隔震结
构振动台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9(30):8-16.
[4]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抗震设计规
范:GB50011-2010[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5] RamalloJC,JohnsonEA,AsceAM,etal.“Smart”Base
IsolationSystems[J].JournalofEngineeringMechanics,
2002,128(10):1088-1099.
[6] YoshiokH,RamalloJC,SPeneerBF.“Smart”BaseIsola-
tionstrategiesEmployingMagnetorheologicalDampers[J].
JournalofEngineeringMechanics,2002,128(5):540-551.
[7] 王社良,樊禹江,刘苗苗.新型压电摩擦阻尼器动态力
学性能的理论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1,9
(4):16-20.
[8] 欧进萍.结构振动控制—主动、半主动和智能控制
[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9] 李宏男.结构振动与控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
版社,2005.
[10] 阎石,李宏男,黎海林.模糊结构振动控制研究的进
展[J].沈阳建筑工程学报,2000(16):94-98.
[11] BattainiM,CasciatiF,FaravelliL.Fuzzycontrolofstruc-
turalvibration-Anactivemasssystemdrivenbyafuzzycon-
troller[J].EarthquakeEngineeringandStructuralDynam-
ics,1998,27(11):1267-1276.
[12] 徐赵东,郭迎庆.MATLAB语言在建筑抗震工程中的
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190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