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陆新征,叶列平,缪志伟.建筑抗震弹塑性分析———原
理、模型与在ABQUS,MSC.MARC和SAP2000上的实践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 LuX,LuXZ,ZhangW K,etal.Collapsesimulationofa
superhigh-risebuildingsubjectedtoextremelystrongearth-
quakes[J].ScienceChinaTechnologicalSciences,2011,54
(10):2549-2560.
[3] 杜东升,王曙光,刘伟庆,等.无锡苏宁广场北楼基于性
能的抗震设计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1,32(10):
48-55.
[4] 刘鑫,刘伟庆,王曙光,等.不同弹塑性分析软件在超
限高层建筑抗震性能分析中的联合应用研究[J].建筑
结构学报,2013,34(11):10-17.
[5] 葛康,陈世鸣.悬挑大跨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弹
塑性分析及试验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5,34(8):83-
92.
[6] 北京迈达斯技术有限公司.MidasBuilding工程实例分
析与疑问解答[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7] 林超伟.基于MIDASBUILDING软件的动力弹塑性方法
应用[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13,35(2):86-90.
[8] 路江龙,杨律磊,龚敏锋,等.太原国海广场主楼罕遇地
震弹塑性时程分析[J].建筑结构,2014,44(21):42-46.
[9] 郭伟亮,滕军,容柏生,等.高层斜交网格筒-核心筒
结构抗震性能分析[J].振动与冲击,2011,30(4):150-
155.
[10] 庞瑞,梁书亭,冷斌,等.单向斜交网格复杂超限
高层结构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J].振动与冲击,2013,
32(9):202-209.
[11] 黄志斌,程健,黄俊,等.斜交网格结构体系在罕
遇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弹塑性性能研究[J].土木建筑
工程信息技术,2014,6(5):1-5.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
程:JGJ3-2010[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13]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高层建筑钢—混凝土混合
结构设计规程:CECS230:2008[S].北京:中国计划出
版社,2008.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0
-2011[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16] 陆新征,叶列平,缪志伟.建筑抗震弹塑性分析[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17] 高德志,侯晓武,赵继.MIDASBuilding中的动力弹
塑性分析功能[J].建筑结构,2012,42(S2):217-220.
[18] 陈虎,杜军,钟玉柏,等.某带局部转换层高层建
筑的抗震分析[J].建筑结构,2012,42(S2):251-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