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黄丹青.大底盘单塔楼层间隔震结构地震响应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21,(04):138-143.[doi:10.3969/j.issn.1672-1144.2021.04.022]
点击复制

大底盘单塔楼层间隔震结构地震响应分析()
分享到: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ISSN:1672-1144/CN:61-1404/TV]

卷:
期数:
2021年04期
页码:
138-143
栏目:
出版日期:
2021-08-30

文章信息/Info

作者:
黄丹青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福建漳州363105
关键词:
层间隔震结构大底盘上塔楼地震响应数值分析
分类号:
TU352.1
DOI:
10.3969/j.issn.1672-1144.2021.04.022
摘要:
设计塔楼缩进比例为1∶3、缩尺比例为1∶7的8层大底盘单塔楼层隔结构,隔震层位于塔楼底部,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ETABS对该结构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对比相应的抗震模型并总结地震响应规律,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分析结果表明:层间隔震结构相比非隔震结构自振周期显著延长;上部塔楼在楼层加速度、层间位移和层间剪力等地震响应方面减震效果明显,下部底盘在层间位移和层间剪力响应方面减震效果不明显,且加速度响应相比非隔震结构略有放大;进一步分析得到,层间隔震结构在0.6g加速度峰值地震作用下仍为弹性状态,安全度较高。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谭 平,周 云,周福霖.大底盘多塔楼结构的混合隔震控制[J].世界地震工程,2007,23(2):12-19.
[2] SaifulIsalamABM,JameelM,AhmadSI,etal.Studyoncorollaryofseismicbaseisolationsystemonbuildingswithsoftstorey[J].InternationalJournalofthePhysicalSciences.2011,6(11):2654-2661.
[3] 吴应雄,颜桂云,石文龙,等.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高层隔震结构减震性能试验研究[J].振动工程学报,2017,30(5):806-816.
[4] 苏经宇,曾德民,田 杰.隔震建筑概论[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2.
[5] 颜桂云,肖晓菲,吴应雄,等.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大底盘单塔楼隔震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J].振动工程学报,2018,31(5):799-810.
[6] 吴应雄,郑泽炜,颜桂云,等.远场长周期地震动下桩-土-层间隔震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J/OL].建筑结构学报,2020.https://doi.org/10.14006/j.jzjgxb.2020.0474.

[7] 陈启冬,许立英,刘 阳,等.不同土性地基考虑SSI效应的隔震结构地震响应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21,19(2):149-154,214.
[8] 申春梅.大底盘单塔结构层间隔震的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
[9] 王蓉蓉.高层建筑大底盘框架结构的隔震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3.
[10] 罗 辉.平面不规则大底盘单塔楼隔震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D].合肥:安徽建筑大学,2014.
[11] 赵桂峰,马玉宏,曾 宾,等.大底盘多裙房基础隔震高层建筑参数关系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5,34(2):154-160.
[12] 李 清,薛耀东,王永花,等.大底盘双塔结构层间隔震技术的抗震性能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7,17(1):85-91.
[13] 吴应雄,陆剑峰,赵 欣,等.大底盘层间隔震模型试验与平-扭耦合效应分析[J].工程科学与技术,2018,50(6):48-55.
[14]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15] 祁 皑,郑国琛,阎维明.考虑参数优化的层间隔震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9(2):8-16.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吴应雄,林友勤.远场长周期地震作用下桩-土-层间隔震结构体系的响应特征与失效控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22,(04):1.[doi:10.3969/j.issn.1672-1144.2022.04.001]

备注/Memo

备注/Memo:
收稿日期:2021-03-11     修稿日期:2021-04-08
基金项目: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JAT170835)
作者简介:黄丹青(1984—),女,硕士,讲师,主要从事结构减震隔震方面工作。E-mail:sanseweiye@163.com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1-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