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明达,张昱,孟康,等.下伏岩溶地层隧道的地震响应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21,(02):120-125.[doi:10.3969/j.issn.1672-1144.2021.02.021]
点击复制

下伏岩溶地层隧道的地震响应分析()
分享到: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ISSN:1672-1144/CN:61-1404/TV]

卷:
期数:
2021年02期
页码:
120-125
栏目:
出版日期:
2021-04-30

文章信息/Info

作者:
李明达12张昱12孟康12周晶12
1.大连理工大学海岸与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116024;2.大连理工大学建设工程学部水利工程学院工程抗震研究所,辽宁大连116024
关键词:
隧道地震响应粘弹性边界溶洞主拉应力
分类号:
TU354
DOI:
10.3969/j.issn.1672-1144.2021.02.021
摘要:
为研究下伏岩溶地层隧道结构的地震动响应,基于黏弹性人工边界理论,编写了等效荷载时程施加程序,计算并分析了洞隧间距、洞径大小及溶洞跨径比对隧道结构地震响应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结构地震响应随着洞径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洞隧间距的增大逐渐趋于平缓;围岩与结构的加速度响应均与节点位置深度呈非线性相关,且围岩加速度响应略大于同深度的隧道结构。溶洞跨径比对结构的加速度响应和应力响应影响不同。结构的主拉应力峰值与洞隧间距呈负相关,结构下部主拉应力峰值包络图随着洞径的增大略向拱底靠拢,且主拉应力峰值最大值均出现在拱脚附近。研究结果对隧道结构设计、建设及监测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周华贵,何一韬.海底岩溶盾构隧道勘察、设计及岩溶处理关键技术研究———以大连地铁5号线火梭区间海底隧道为例[J].隧道建设(中英文),2018,38(11):1830-1835.
[2]李鸿博,贾峰,李靖,等.大连地铁5号线跨海隧道设计关键技术[J].岩土力学,2017,38(S1):395-401.
[3]齐勇.不同位置岩溶洞对大断面隧道施工力学特性影响研究[J].北方交通,2018(10):91-94.
[4]赵明阶,敖建华,刘绪华,等.岩溶尺寸对隧道围岩稳定性影响的模型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2):213-217.
[5]高诗明.下伏岩溶地层地铁盾构隧道结构受力特性研究[D].武汉:中国地质大学,2017.
[6]WangW,GaoShM,LiuLF,etal.Analysisonthesafedistancebetweenshieldtunnelthroughsandstratumandunderlyingkarstcave[J].GeosystemEngineering,2019,22(2):81-90.
[7]李京承,余航飞.盾构隧道下穿既有隧道施工影响的数值模拟[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20,18(5):109-114.
[8]刘博清,赵杰,王桂萱,等.强震作用下软岩隧道洞口段动力响应规律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9,17(6):151-157.
[9]刘晶波,谷音,杜义欣.一致粘弹性人工边界及粘弹性边界单元[J].岩土工程学报,2006(9):1070-1075.
[10]LiP,SongE.Three-dimensionalnumericalanalysisforthelongitudinalseismicresponseoftunnelsunderanasynchronouswaveinput[J].ComputersandGeotech-nics,2015,63:229-243.
[11]HuangJ,DuX,JinL,etal.ImpactofincidentanglesofPwavesonthedynamicresponsesoflonglinedtun-nels[J].EarthquakeEngineering&StructuralDynam-ics,2016,45(15):2435-2454.
[12]LiuJ,DuY,DuX,etal.3dviscous-springartificialboundaryintimedomain[J].EarthquakeEngineeringandEngineeringVibration,2006(5):93-102.
[13]周晨光.高土石坝地震波动输入机制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9.
[14]城市轨道交通结构抗震设计规范:GB50909—2014[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4.
[15]郑颖人,赵尚毅,宋雅坤.有限元强度折减法研究进展[J].后勤工程学院学报,2005(3):1-6.
[1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17]梁建文,于军港,张季,等.基于黏弹性边界的地铁双隧道地震响应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2014,47(S1):274-279.
[18]宋战平.隐伏溶洞对隧道围岩-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影响研究[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06.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翁光远.大跨空间网壳结构竖向及水平地震响应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2,(02):32.
[2]王剑峰.穿越高速公路输水工程中盾构法的应用[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2,(02):121.
[3]康雁德,杨志磊,马莹.纳子峡面板砂砾石坝地震永久变形有限元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2,(03):34.
[4]李文杰.管棚支护技术在潼湖隧道软弱围岩中的应用[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2,(03):135.
[5]范康,赵歆冬,张斌,等.等效刚度板模拟网架对下部支承结构的影响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2,(05):73.
[6]孔庆宇,马希磊,王婷婷.隧道穿越段长江大堤渗流稳定性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2,(06):74.
[7]刘志伟.土体强度参数对边坡隧道影响数值模拟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4,(04):176.
[8]郭琴,翁光远.多点输入下考虑相互作用的大跨结构地震响应[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4,(01):11.
[9]姚传国,柳春光,夏春旭,等.拟力法在结构地震响应中的应用综述[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4,(03):72.
[10]马林,关伟,张军.考虑结构性影响的黄土隧道围岩力学响应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6,(05):114.[doi:10.3969/j.issn.1672-1144.2016.05.022]

备注/Memo

备注/Memo:
收稿日期:2020-11-07     修稿日期:2020-12-04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6YFC0802402)
作者简介:李明达(1992—),男,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地下工程防灾减灾与防护。E-mail:837407645@qq.com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1-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