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杨继红,丁鹏,杨兴隆.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土钉支护结构的变形与受力特性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9,(06):133-136.[doi:10.3969/j.issn.1672-1144.2019.06.024]
点击复制

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土钉支护结构的变形与受力特性分析()
分享到: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ISSN:1672-1144/CN:61-1404/TV]

卷:
期数:
2019年06期
页码:
133-136
栏目:
出版日期:
2019-12-30

文章信息/Info

作者:
杨继红丁鹏杨兴隆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南郑州450046
关键词:
深基坑土钉受力特性数值模拟现场监测
分类号:
TU470+.3
DOI:
10.3969/j.issn.1672-1144.2019.06.024
摘要:
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变形在工程中有很重要的意义。以郑州市某深基坑工程为例,利用岩土数值分析软件FLAC3D对开挖支护过程进行了模拟,深入分析了基坑位移场分布规律以及土钉支护结构的受力特性,结合现场监测资料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基坑开挖的越深,坡顶土体向基坑内侧移动,开始偏移的速率快,逐渐变得平稳,最后趋于稳定;随着基坑开挖的越深,坡顶的隆起逐渐变为沉降,坡顶竖向位移速率也是由快趋于稳定;开挖完成后,第四排土钉轴力值最大,位置在基坑中下部,此处也是基坑侧壁位移最大的部分。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陈肇元,崔京浩.土钉支护在基坑工程中的应用[M].   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2] 张宏刚.含水率变化对西安地区深基坑土钉支护稳定性的可靠度影响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9,17(4):32-37.
[3] 范海涛,张 涛,赵洲源,等.砂石桩-土钉墙组合支护结构的变形及稳定性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9,17(4):118-121.
[4] 俞海波,王红雨,王卫东,等.排桩与土钉墙联合支护基坑变形数值模拟[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7,34(3):96-99,105.
[5] 张 凯,张钦喜,张启兵.土钉桩锚组合支护结构变形的数值分析研究[J].岩土工程技术,2016,30(4):180-185.
[6] 贾 毅,马 冲,张营营,等.基于数值模拟的深基坑不同组合支护形式对比分析[J].建筑结构,2016,46(S2):550-554.
[7] 宋享桦,谭 勇,刘俊岩,等.拉拔作用下锚杆复合土钉支护协同作用细观机制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8,38(3):591-605.
[8] 庞晓明,沈水龙,许烨霜.复合土钉支护基坑的工程实例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06,28(S1):1838-1841.
[9] 张尚根.复合土钉墙支护FLAC3D数值模拟与实测结果对比[J].岩土力学,2008,29(S1):129-134.
[10] 黄智国.土钉桩锚联合支护分步开挖基坑应力—应变的数值分析[D].郑州: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7.
[11] 马 平,孙 强,秦四清.桩锚与土钉墙联合支护土钉轴力监测[J].工程勘察,2008(1):20-22.
[12] 朱彦鹏,郭亚峰,张康康.预应力锚杆复合土钉墙的侧向变形[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18,44(3):110-114.
[13]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14]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
[15] 彭文斌.FLAC3D实用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16] 陈育民.FLAC3D基础与工程实例[M].2版.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3.
[17] 王 涛.FLAC3D数值模拟方法及工程应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朱有奇,周云东,赵元海,等.非对称深基坑变形规律现场监测[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3,(06):157.
[2]冯勇,李平,姜春艳,等.FLAC3D在深基坑工程开挖中的数值模拟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3,(04):17.
[3]郭楠,陈正汉,杨校辉.兰州地铁深基坑围护结构选型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5,(06):65.[doi:10.3969/j.issn.1672-1144.2015.06.012]
[4]王铁生,冯康,陈正威,等.深基坑坑周土体水平位移预测模型的研究与改进[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5,(05):185.[doi:10.3969/j.issn.1672-1144.2015.05.036]
[5]毛璐明,杨玉群,田威.竹筋土钉支护电气设备房基坑边坡的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6,(05):136.[doi:10.3969/j.issn.1672-1144.2016.05.026]
[6]袁伟杰,熊传祥.软土地基大型船坞深基坑数值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6,(06):162.[doi:10.3969/j.issn.1672-1144.2016.06.032]
[7]付培帅,王曙光,唐小微,等.ABAQUS在深基坑设计及施工中的应用[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7,(02):161.[doi:10.3969/j.issn.1672-1144.2017.02.031]
[8]刘本栋.复杂边界条件下富水深基坑变形控制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7,(04):212.[doi:10.3969/j.issn.1672-1144.2017.04.042]
[9]巴放.地铁车站基坑和区间隧道近接施工对地面建筑物影响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7,(05):218.[doi:10.3969/j.issn.1672-1144.2017.05.041]
[10]彭超,余建民.高压旋喷锚索与灌注桩支护结构三维数值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8,(01):194.[doi:10.3969/j.issn.1672-1144.2018.01.035]

备注/Memo

备注/Memo:
收稿日期:2019-08-21     修稿日期:2019-09-16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41102203);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2014GGJS-067)作者简介:杨继红(1976—),女,河南巩义人,博士,教授,主要从事地质工程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E-mail:yjh04616@126.Com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19-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