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林 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研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21-29.
[2] 林 健.新工科人才培养质量通用标准研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3):5-16.
[3] 佚 名.深入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改革[N].中国教育报,2024年5月11日,第1版.http://www.chinateach-er.com.cn/zgjyb/html/2024-05/11/node_2.htm.
[4] 曹 蔚,闫 莉,王洪喜,等.“产、学、研、品、用”融合教学模式探索———以西安工业大学卓越机械工程师班为例[J].高教学刊,2024,10(8):42-45.
[5] 周 令,文 聘,陈建中,等.力学专业汽车构造课程的组织与实施———以武汉理工大学工程力学卓越工程师方向为例[J].时代汽车,2024(2):23-25.
[6] 麻志浩,李 胜,董雪倩,等.新工科背景下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云南化工,2024,51(1):165-168.
[7] 宋雪晶,程发良,罗鸿斌,等.实施“五重改革”培养卓越工程师———东莞理工学院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探索与实践[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24,31(1):121-126.
[8] 江宇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研究:阶段划分、热点变迁与未来展望[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4(3):58-64.
[9] 李九阳,陈 立,胡广朝,等.新工科建设与工程教育认证相结合促传统专业内涵式发展[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3(2):85-89.
[10] 蒋 菲,杨倩倩.“卓越计划”2.0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路径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21,30(1):26-33.
[11] 苏 成,王 湛,陈庆军,等.培养土木工程卓越工程师的实践教学模式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34(12):14-17.
[12] 李九阳,陈 立,郭金鹏,等.应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产教融合的研究与实践———以长春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为例[J].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39(2):41-45.
[13] 张自荣,窦立军,王文华.土木工程专业校企深度融合培养应用型人才典型案例———“中建卓越班”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9(1):75-77.
[14] 徐智超,唐 葭,刘 劲,等.“双碳”战略背景下《施工原理与方法》课程思政与教学改革探索[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23,21(5):210-216.
[15] 李九阳,陈 立,罗靖炜,等.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探究[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25(2):9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