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黄跃廷,杨彦军,任光明,等.软弱基座型滑坡形成机制离散元数值模拟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22,(06):96-101.[doi:10.3969/j.issn.1672-1144.2022.06.015]
点击复制

软弱基座型滑坡形成机制离散元数值模拟研究()
分享到: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ISSN:1672-1144/CN:61-1404/TV]

卷:
期数:
2022年06期
页码:
96-101
栏目:
出版日期:
2022-12-31

文章信息/Info

作者:
黄跃廷12 杨彦军3 任光明4 马 强5 任小江12 王云南6
1.机械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043;2.陕西省特殊岩土性质及处理重点实验室,陕西 西安 710043;3.机械工业第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 洛阳 471003;4.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四川 成都 610059;5.西部机场集团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005;6.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江西 南昌 330013
关键词:
滑坡形成机制离散元数值模拟软弱基座
分类号:
P642.2
DOI:
10.3969/j.issn.1672-1144.2022.06.015
摘要:
软弱基座型斜坡具有“上硬下软”的双层坡体结构,其变形破坏方式和失稳模式也较为复杂。为了详细分析该类型边坡的变形破坏机制,以具有此类坡体结构特征的一库区古滑坡为例,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地质分析法和离散元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天然、降雨和地震条件下边坡的变形破坏过程。结果表明:活跃的地质时期、陡峭的地形、复杂的地质构造和双层的坡体结构特征构成了该滑坡形成的必要条件,降雨和地震是诱发滑坡的主要外界因素;滑坡表现为倾倒变形和滑移-压制拉裂的复合型失稳模式;利用离散元数值模拟研究了坡体在天然重力、降雨和地震等不同条件下的变形破坏过程,计算结果显示降雨和地震均会导致滑坡发生,其中地震型滑坡具有持续时间更短、发生规模更大、运动距离更远的特点。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ZarubaQ,MenclV.EngineeringGeology[M].Amster-dam:ElsevierPublishers,1976.
[2] MastsukuraY.CliffinstabilityinpumiceflowdepositsduetonotchformationontheAsamamountainslope,Ja-pan[J].ZeitschriftfürGeomorphologie,1988,32:129-141.
[3] 张倬元,王士天,王兰生,等.工程地质分析原理[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1.
[4] 任光明,宋彦辉,聂德新,等.软弱基座型斜坡变形破坏过程研究 [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9):1510-1513.
[5] 黄润秋.中国西部地区典型岩质滑坡机理研究 [J].第四纪研究,2003,23(6):640-647.
[6] 柴贺军,肖 文.具有软弱基座逆向边坡变形及破坏过程研究[J].地球科学进展,2004,19(S1):288-291.
[7] 陈小婷,黄波林,刘广宁,等.三峡库区平缓层状软硬相间斜坡变形模式变化分析[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9,20(2):57-61.
[8] 赵建军,巨能攀,李 果,等.汶川地震诱发罐滩滑坡形成机制初步分析[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10,21(2):92-96.
[9] 林 锋,冯 亮,孙 赤,等.强烈岩溶控制型崩塌形成机理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15(3):408-414.
[10] 王云南.巴塘水电站库区尼增滑坡形成机制及稳定性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17.
[11] 曹琰波,戴福初,许 冲,等.唐家山滑坡变形运动机制的离散元模拟[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30(S1):2878-2887.
[12] 周小棚.基于数值模拟的黑方台黄土滑坡滑距预测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19.
[13] 王秀菊.反倾层状边坡变形破坏离散元数值模拟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9(4):36-40.
[14] 唐红梅,延兆奇,陈洪凯.三峡库区龚家方 2号斜坡破坏过程离散元数值模拟[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3(1):40-46.
[15] 余 业.反倾岩质滑坡成因机制及动力响应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11.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张丽萍,刘超.公路滑坡滑带土抗剪强度参数选取方法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2,(01):57.
[2]王保田,杜妍平,宋为广,等.芜申线(高溧段)航道杨家湾船闸防洪堤滑坡原因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4,(02):1.
[3]汪滨,臧德记,朱红军,等.导渗-锚固复合结构体系滑坡防控机理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3,(03):7.
[4]王建智,朱有禄,杨鹏,等.略阳县堆积层滑坡的发育规律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3,(02):200.
[5]贾逸,王佃明,冯志峰,等.金阳县野猪湾1#滑坡稳定性分析及治理措施[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5,(06):172.[doi:10.3969/j.issn.1672-1144.2015.06.033]
[6]姚晨辉,魏江波,任光明,等.考虑岩土体参数变异性的滑坡破坏概率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6,(02):100.[doi:10.3969/j.issn.1672-1144.2016.02.019]
[7]赵森,黄磊.秭归县三分田滑坡成因分析及稳定性评价[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6,(03):113.[doi:10.3969/j.issn.1672-1144.2016.03.021]
[8]张国辉,冯志秀,汤华.顺层边坡松动岩层工程特性及工程处治措施[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7,(02):166.[doi:10.3969/j.issn.1672-1144.2017.02.032]
[9]李宝银,范晓易.近水平地层滑坡机制和演化全过程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7,(02):213.[doi:10.3969/j.issn.1672-1144.2017.02.041]
[10]续晓璟,朱飞,彭红明.通过滑坡变形特征分析其稳定性及定量计算的对比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7,(03):161.[doi:10.3969/j.issn.1672-1144.2017.03.033]

备注/Memo

备注/Memo:
收稿日期:2022-08-09 修稿日期:2022-08-30
基金项目:地质三维模型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及施工中的应用(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校级科研课题)
作者简介:黄跃廷(1984—),男,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岩土工程勘察及地质灾害研究等方面工作。E-mail:605725462@qq.com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2-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