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魏海霞,赵 明,祝 杰.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建筑结构安全评价体系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9,(05):181-186.[doi:10.3969/j.issn.1672-1144.2019.05.031]
点击复制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建筑结构安全评价体系研究()
分享到: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ISSN:1672-1144/CN:61-1404/TV]

卷:
期数:
2019年05期
页码:
181-186
栏目:
出版日期:
2019-10-30

文章信息/Info

作者:
魏海霞赵 明祝 杰
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河南焦作454000
关键词:
建筑房屋结构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安全评价
分类号:
TU375
DOI:
10.3969/j.issn.1672-1144.2019.05.031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为了准确地对建筑结构现状进行安全评价,考虑到建筑房屋结构的复杂性与安全评价因素的模糊多样性,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建立建筑结构安全评价体系。首先,将建筑房屋划分为地基基础、承重柱、承重梁、墙体、楼板层以及屋盖围护系统6项一级评价指标,然后在此基础上建立23项二级评价指标。其次,由层次分析法得到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根据建立的安全因素评判标准和隶属函数对各因素进行模糊评价,并利用多级评价原理来构建建筑结构安全评价模型。最后,通过工程实例对评价模型进行验证,评价结果为较安全。与现有评价规范相比,提出的建筑结构安全评价体系涉及指标全面、方法可行、结果可靠,可对类似房屋结构的评估鉴定提供借鉴和指导。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姚继涛,马永欣,董振平,等.建筑物可靠性鉴定和加固———基本原理和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 刘凌宇.浅析房屋建筑安全管理及房屋安全鉴定[J].技术与市场,2016,23(12):141-143.
[3] 秦本东,李 泉,檀俊坤.基于模糊层次法的砖石木结构古建筑安全评价[J].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7,34(5):52-59.
[4] 何祖才.高层建筑火灾危险性安全评价体系的建立[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14):3354-3357.
[5] 宿铁军,周金顺,赵 岭,等.连体砖混结构不同处理方案的抗震安全性评价[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3,11(2):71-75.
[6] 庞良升.住宅建筑工程检测与安全性评定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7(18):9-10.
[7] 王 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鉴定及加固方法的应用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5.
[8] 王 岩.长春某多层建筑物质量检测与加固方案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3,11(5):107-109,157.
[9] 黄 维.已有建筑可靠性鉴定及加固技术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7.
[10] 裴兴旺.既有建筑结构安全性综合评定方法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
[11] 许 添.房屋安全检测鉴定的发展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6.
[12] 危险房屋鉴定标准:JGJ125—2016[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13] 李士勇.工程模糊数学及应用[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14] 骆正清,杨善林.层次分析法中几种标度的比较[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4(9):51-60.
[15]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2015[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16] 王孙梦.既有民用建筑结构检测及安全性评定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吴舒天,王芝尧.基于模糊综合判断法划分花岗岩残积土型边坡危险等级[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2,(02):102.
[2]欧阳红祥,李欣,张信娟.对外承包工程风险分析与评价[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2,(02):134.
[3]姜彤,刘勇进.淤地坝工程安全综合评判方法[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4,(01):21.
[4]王蒙,刘建华,刘群昌,等.南方地区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应用适宜性评价[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4,(01):87.
[5]杨战博,寇君淑,杨欢,等.关林子公路隧道下穿既有道路施工风险评估[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6,(02):30.[doi:10.3969/j.issn.1672-1144.2016.02.006]
[6]张健,陈兵,刘宁.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项目施工 社会风险评价分析 ———以青岛轨道交通工程13号线为例[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6,(06):174.[doi:10.3969/j.issn.1672-1144.2016.06.034]
[7]陈曦,曾亚武.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理论水库大坝安全综合评价[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7,(06):95.[doi:10.3969/j.issn.1672-1144.2017.06.019]
[8]罗日洪,黄锦林,唐造造.基于AHP和GIS的曹江上游小流域山洪灾害风险区划[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7,(06):153.[doi:10.3969/j.issn.1672-1144.2017.06.030]
[9]何光洪,梁燕,邓炎倩,等.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泾阳南塬黄土滑坡影响因素综合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21,(02):66.[doi:10.3969/j.issn.1672-1144.2021.02.012]
[10]梁文娟,朱记伟,张永进,等.基于 AHP-物元可拓法的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评价[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21,(02):208.[doi:10.3969/j.issn.1672-1144.2021.02.036]

备注/Memo

备注/Memo:
收稿日期:2019-06-11     修稿日期:2019-07-05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04082);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52102310331)作者简介:魏海霞(1982—),女,山东单县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岩土和结构工程防灾减灾方面的工作。E-mail:whx19820828@163.Com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19-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