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杨志明,郑洪,詹双桥,等.“龙落尾”布置形式在高速水流泄洪洞中的应用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9,(02):105-108.[doi:10.3969/j.issn.1672-1144.2019.02.020]
点击复制

“龙落尾”布置形式在高速水流泄洪洞中的应用研究()
分享到: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ISSN:1672-1144/CN:61-1404/TV]

卷:
期数:
2019年02期
页码:
105-108
栏目:
出版日期:
2019-04-30

文章信息/Info

作者:
杨志明郑洪詹双桥幸添
湖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湖南长沙410007
关键词:
泄洪洞高速水流空化龙落尾纵坡掺气坎
分类号:
TV651.3
DOI:
10.3969/j.issn.1672-1144.2019.02.020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结合涔天河水库1#泄洪洞掺气减蚀与衬砌施工质量问题,对“龙落尾”布置形式在高速水流泄洪洞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水工模型试验表明:在合适的主洞纵坡以及掺气坎布置条件下,该形式大大缩小了泄洪洞高速水流空蚀影响范围,优化了洞身断面尺寸,减少了掺气坎数量,保证了高流速区的掺气效果,降低了隧洞衬砌施工难度。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郭军,张东,刘之平,等.大型泄洪洞高速水流的研究进展及风险分析[J].水利学报,2006,37(10):1193-1198.
[2] 于野,刘亚坤,倪汉根,等.洞式溢洪道掺气减蚀设施的体型优化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0,8(1):7-9.
[3] 南洪,贺威,韩鹏辉,等.查日扣水电站竖井旋流泄洪洞水力学数值模拟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5,13(5):204-207.
[4] 翟保林,刘亚坤.高水头明流泄洪洞三维数值模拟[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7,15(3):31-34.
[5] 刘汉东,彭冰,王四巍,等.前坪水库溢洪道高边坡设计方案优化研究[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8(1):47-51.
[6]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1#泄洪洞单体模型试验报告[R].武汉: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2013.
[7]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1#泄洪洞局部体型减压模型试验研究报告[R].武汉: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2013.
[8] 李静,胡国毅.泄洪洞掺气减蚀设施空腔回水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3,30(8):50-53.
[9] 蒙富强.长河坝水电站泄洪洞掺气减蚀设施设计[J].水力发电,2016,42(10):36-38.
[10] 梁尚英.泄洪洞掺气减蚀探讨[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7(4):51-54.
[11] 向庆银,刘杰.岸坡弯道式溢洪道优化设计应用[J].水利技术监督,2017(6):166-169.
[12] 掺气减蚀模型试验规程:SL157—2010[S].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0.
[13] 中国科学院水工研究室译.高速水流论文译丛:第一辑第一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
[14] 水工设计手册第1卷:基础理论[M].2版.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3.
[15] 王俊勇.明渠高速水流掺气水深计算公式的比较[J].水利学报,1981(5):48-52.
[16] 曾玉娟.无压泄洪洞高速水流掺气水深的计算分析[J].云南水力发电,2001,17(3):62-64.
[17] 夏权斌.溢洪道高速水流掺气水深计算及溢洪道设计[J].云南水力发电,2005,21(6):47-50.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党彦,王炳军,李红梅,等.泄洪洞工作闸室及陡坡明渠段体型优化数值模拟[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6,(02):163.[doi:10.3969/j.issn.1672-1144.2016.02.032]
[2]翟保林,刘亚坤.高水头明流泄洪洞三维数值模拟[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7,(03):31.[doi:10.3969/j.issn.1672-1144.2017.03.006]
[3]詹双桥,杨志明,郑洪,等.“龙抬头”泄洪洞高速水流掺气减蚀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9,(03):155.[doi:10.3969/j.issn.1672-1144.2019.03.027]

备注/Memo

备注/Memo:
收稿日期:2018-11-09 修稿日期:2018-12-13基金项目:湖南省水利科技项目(湘水科计[2012]177-5;湘水科计[2017]230-28)作者简介:杨志明(1966—),男,湖南宁乡人,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工设计工作。E-mail:769591943@qq.com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19-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