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金奎,吴凯.土工格栅处理填挖交界地基的现场检测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7,(04):172-177.[doi:10.3969/j.issn.1672-1144.2017.04.034]
点击复制

土工格栅处理填挖交界地基的现场检测研究()
分享到: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ISSN:1672-1144/CN:61-1404/TV]

卷:
期数:
2017年04期
页码:
172-177
栏目:
出版日期:
2017-08-31

文章信息/Info

作者:
李金奎吴凯
大连大学辽宁省复杂结构体系灾害预测与防治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116622
关键词:
填挖交界非均匀沉降土工格栅FWD
分类号:
TU472
DOI:
10.3969/j.issn.1672-1144.2017.04.034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以延安新区综合管廊项目中土工格栅处理地基为背景,为了研究土工格栅对地基非均匀沉降 的效果,现场试验段进行了沉降观测、FWD弯沉检测、铺设与未铺设土工格栅的弯沉盆对比等试验,探讨 了回填土高度对弯沉盆的影响以及地基回填模量的影响因素。证明分层铺土工格栅不仅可以有效地提 高填土抵抗变形能力,而且具有使土体连成整体水平传递张力的能力。因此,分层铺设土工格栅可以有 效的解决填挖交界地基非均匀沉降的问题,它可以为以后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李桂贤.高填方边坡的稳定性分析与治理措施研究 [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
[2] 蒋忠信.某山区机场倾斜基底高填方滑坡与防治[J]. 岩土工程技术,2003(1):16-18.
[3] 李国玉,马巍,李宁,等.冻融对压实黄土工程地质 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0,8 (4):5-7,20.
[4] 苗英豪,胡长顺.土工格栅加筋陡边坡路堤位移特性的 验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2006,19(1):47-52.
[5] 傅珍,王选仓,陈星光,等.拓宽路基差异沉降特性和 影响因素[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7,7(1):54-57.
[6] 王东耀,折学森,叶万军,等.高速公路软基最终沉降预 测的范例推理方法[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26(1):20-23.
[7] 沙爱民,陈开圣,邓湘河.公路工程湿陷性黄土地基评 价方法[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7(4): 1-5.
[8] 李进军,黄茂松,王育德.交通荷载作用下软土地基累 积塑性变形分析[J].中国公路学报,2006,19(1):1-5.
[9] 刘萌成,黄小明,陶向华.桥台后高填方路提工后沉降 影响因素分析[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5,5(3):36- 40.
[10] 侯曙光,汪双杰,黄晓明.基于相空间重构的冻土路基 变形预测[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5,5(2):35-37.
[11] 杨永强.地下综合管廊的技术施工方法探讨[J].建筑 知识,2016(6):90-91.
[12] 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 CJJ152-2010[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13] 崔娜.土工格栅在高填方路基施工中的应用技术分 析[J].建材与装饰,2016(11):222-223.
[14] 周志刚,郑健龙,李强.土工格网处治填挖交界路基 非均匀沉降的现场检测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3, 20(2):16-19.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地基基础设 计规范:GB50007—2012[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社,2012.
[16] 王衍汇,倪万魁,石博溢,等.延安新区黄土填方边坡 稳定性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4,12(5): 52-56.
[17] 周志刚,郑健龙,李强.土工格网处理填挖交界路基 非均匀沉降的机理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02,24 (5): 576-579.

备注/Memo

备注/Memo:
收稿日期:2017-03-17 修稿日期:2017-04-20 作者简介:李金奎(1972—),男,辽宁大连人,博士,教授,主要从事岩土、矿业等方面的教学及研究工作。E-mail:120803591@qq.Com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190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