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姜帆,宓永宁,张茹.土石坝渗流研究发展综述
[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06,4(4):9496.
[2] 曹文波,刘顶明,肖兰.大坝安全监测系统综合评价
方法研究初探[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09,7(3):
155158.
[3] 刘艳华,龚壁卫,苏鸿.非饱和土的土水特征曲线研
究[J].工程勘察,2002,(3):811.
[4] 李石,牛运光,曹松润.中国水利管理40年[J].水利
学报,1991,(4):7786.
[5] 吴宏伟,陈守义,庞宇威.雨水入渗对非饱和土坡稳定
性影响的参数研究[J].岩土力学,1999,20(1):114.
[6] 郑涛,张玉灯,毛新生.基于Geo-Slope软件的土质
边坡稳定性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08,6(1):
69.
[7] GEO-SLOPEInternationalLtd.边坡稳定性分析软件
SLOPE/W用户指南[M].中仿科技公司译.北京:冶金
工业出版社,2011:443.
[8] 向衍,苏怀智,吴中如.基于大坝安全监测资料的物
理力学参数反演[J].水利学报,2004,(8):98102.
[9] 赵成刚,白冰,王运霞.土力学原理[M].北京:清华
大学出版社,2004:7787.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SL265-2001.水闸设计规范
[S].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2932.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SL274-2001.碾压式土石坝设
计规范[S].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4751.
[12] 时卫民,郑颖人.库水位下降情况下滑坡的稳定性分
析[J].水利学报,2004,(3):7680.
[13] 刘志强,庞炜,戴迎春,等.水位下降过程中空隙水
压力变化的若干规律研究[J].工程勘察,2008,(1):
203209.
[14] 周建平,陈观福,党林才.我国高坝抗震安全评价的现
状与挑战[J].水利学报,2007,(S1):5459.
[15] 何专,姚令侃.地震和暴雨工况下边(滑)坡稳定性分
析方法评价[J].水土保持通报,2009,29(3):178182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杨才,丰土根.基于折线滑动面法的土石坝坝坡稳定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3,(03):53.
[2]陈文明,朱俊高.单元类型选择对土石坝应力变形计算结果的影响[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3,(01):44.
[3]杨德玮,张士辰,王昭升.土石坝震损程度快速评估方法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6,(01):107.[doi:10.3969/j.issn.1672-1144.2016.0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