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薛雁,李援农,刘建强,等.膜缝沟灌技术要素试验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3,(03):124-126.
点击复制

膜缝沟灌技术要素试验研究()
分享到: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ISSN:1672-1144/CN:61-1404/TV]

卷:
期数:
2013年03期
页码:
124-126
栏目:
出版日期:
2013-06-30

文章信息/Info

作者:
薛雁;李援农;刘建强;
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关键词:
膜缝沟灌正交试验极差分析法技术要素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试验选择了膜缝宽度、土壤初始含水率、土壤密度及水深四个因素,通过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方案,采用极差分析方法,以入渗速率和水平与垂向湿润锋推进距离的比值为评价指标,得出了适宜室内试验条件下膜缝沟灌较为合理的技术要素组合,即当初始含水率为9%、土壤密度为1.45g/cm3时,最优膜缝宽度为5 cm,最佳水深为12 cm。这对提高田间水利用率和灌溉水利用率,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更多还原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马耀光,张保军,罗志成.旱地农业节水技术[M].北 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202.
[2] 张朝晖.冬小麦膜缝灌入渗模型试验研究[J].水土保 持学报,2003,6(2):181-183.
[3] 樊惠芳,罗碧玉.浑水膜缝入渗规律试验研究[J].杨陵 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2(4):4-6,21.
[4] 樊惠芳,张朝晖,罗碧玉,等.地膜小麦膜缝灌节水增产 试验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2,9(2):128-129,140.
[5] 张朝晖,张淳德,樊惠芳,等.地膜小麦膜缝灌水技术试 验研究[J].防渗技术,2002,3(1):6-10.
[6] 薛雁.膜缝沟灌土壤入渗规律与数值模拟[D].杨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10-11.
[7] 赵仁,余松烈.田间试验方法[M].北京:农业出版社, 1984:49-60.
[8] 杨中平,郭晓莉.试验优化技术[M].杨凌:西北农业大 学出版社,1999:56-57.
[9] 邓勃.分析测试数据的统计处理方法[M].北京:清 华大学出版社,1995:112.
[10] 刘建军,陈燕华,李毅.膜孔灌溉条件下土壤水分空 间分布特性研究及应用[J].研究及应用节水灌溉, 2002,(4):4-7.
[11] 沈思渊.土壤空间变异研究中地统计学的应用及展望 [J].土壤学进展,1989,17(3):11-24,35.
[12] OliverMA.Geostatisticsanditsapplicationtosoilscience [J].SoilUseandManagement,1987,3(1):8-20.
[13] 雷志栋,杨诗秀,谢森传.土壤水动力学[M].北京:清 华大学出版社,1988:10.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翟超,唐新军.水胶比和粉煤灰掺量对高性能混凝土塑性开裂的影响[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4,(06):141.
[2]尚鑫,孟云芳.稻壳灰改善混凝土导热性试验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4,(02):213.
[3]王琦,娄宗科.胶粒混凝土拌合物含气量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4,(03):130.
[4]王康,陈国新.植物纤维增强型EPS陶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6,(01):124.[doi:10.3969/j.issn.1672-1144.2016.01.023]
[5]张正亚,严勇.超贫碾压混凝土力学及抗冻性影响因素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7,(01):171.[doi:10.3969/j.issn.1672-1144.2017.01.033]
[6]李童悦,赵佳美,周洪正.基于正交设计的岩石相似材料配比试验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8,(04):143.[doi:10.3969/j.issn.1672-1144.2018.04.028]
[7]张笑峰,张艳美,刘锦程,等.纤维与粉煤灰改良粉土的正交试验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9,(01):36.[doi:10.3969/j.issn.1672-1144.2019.01.006]
[8]尹志刚,范 巍,董思健,等.基于正交试验设计的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9,(04):21.[doi:10.3969/j.issn.1672-1144.2019.04.004]
[9]魏巍,杨保存,杨晓松.粉细砂与混凝土接触面强度影响因素显著性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21,(02):77.[doi:10.3969/j.issn.1672-1144.2021.02.014]
[10]凌建军.高强度玄武岩机制砂混凝土抗压强度及非线性预测模型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21,(03):124.[doi:10.3969/j.issn.1672-1144.2021.03.020]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190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