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河海大学,江苏宁沪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交通土建软土地基工程手册[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6-12.
[2] 刘玉卓.公路工程软基处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2-10.
[3] 梅国雄,宰金珉.固结有限层理论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41-58.
[4] 王志亮,郑明新,吴勇,等.增加曲线模型在路基沉降预测中的应用研究[J].岩土力学,2004,25(6):901-903.
[5] 余闯,刘松玉.路堤沉降预测的Gompertz模型应用研究[J].岩土力学,2005,26(1):82-86.
[6] 王伟,卢廷浩,王晓妮.软土路基线性加载沉降曲线的研究[J].岩土力学,2006,27(5):791-794.
[7] 涂许杭,王志亮,梁振淼,等.修正的威布尔模型在沉降预测中的应用研究[J].岩土力学,2005,26(4):621-623.
[8] 殷宗泽,等.土工原理[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76-93.
[9] 宰金珉,梅国雄.全过程的沉降量预测方法研究[J].岩土力学,2000,21(4):322-325.
[10] 王伟,卢廷浩.基于Weibull曲线的软基沉降预测模型分析[J].岩土力学,2007,28(4):803-806.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熊平华,赵其华,陈继彬.基于FLAC3D软土路堤稳定性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2,(02):28.
[2]陈刚,洪宝宁,徐奋强.软土路堤柔性桩复合地基工作机理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3,(06):45.
[3]伊西凯,姜丞,王俊杰,等.基于LIB-SVM的公路软基沉降的预测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3,(06):176.
[4]刘冠男,许春虎,张永凯,等.盾构隧道施工引起海堤沉降的预测及控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3,(05):75.
[5]简文彬,吴振祥,蔺保云,等.门限自回归模型预测软土地基沉降[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3,(01):140.
[6]黄斌彩.基于沉降的堆场淤泥软基处理承载力预测方法[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24,(02):19.[doi:10.3969/j.issn.1672-1144.2024.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