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张伟东.软流塑地层盾构交叠隧道控制措施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22,(06):207-215.[doi:10.3969/j.issn.1672-1144.2022.06.031]
点击复制

软流塑地层盾构交叠隧道控制措施研究()
分享到: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ISSN:1672-1144/CN:61-1404/TV]

卷:
期数:
2022年06期
页码:
207-215
栏目:
出版日期:
2022-12-31

文章信息/Info

作者:
张伟东
中铁十九局集团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北京 101300
关键词:
软流塑地层交叠隧道控制措施现场监测
分类号:
TU444
DOI:
10.3969/j.issn.1672-1144.2022.06.031
摘要:
为研究在软流塑地层进行盾构交叠施工过程中隧道过度沉降以及突然失稳的控制措施。以南京地铁 5号线三山街站—朝天宫站区间隧道交叠 1号线工程为依托,使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基于软流塑地层盾构施工难点以及盾构交叠施工对地表与既有隧道影响机理,根据控制手段与对象的不同,分别提出三种预加固措施:①内张钢圈法 +洞内微扰动注浆 +二次注浆加固 ②双层管棚 +水泥土搅拌桩 +袖阀管注浆加固 ③MJS工法加固,对其控制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控制措施的地表最大沉降值分别为 5.11mm、5.63mm、8.38mm,既有隧道最大沉降值分别为 4.01mm、6.67mm、8.39mm,方案①满足交叠工程沉降控制值;最后,结合最优比选方案的盾构交叠施工现场监测数据,进一步研究分析了盾构交叠施工对地表以及既有隧道的实际影响规律,对加固措施的控制效果进行了验证分析,得出了在施工过程中隧道的主要沉降区段和有效的控制措施,为此类研究提供依据,也为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吴雪婷.温州浅滩软土工程特性及固结沉降规律研究[D].武汉:中国地质大学,2010.
[2] 周静增,王建华,闫自海,等.软土地层小净距重叠隧道盾构施工相互扰动影响分析及控制措施[J].隧道与地下工程灾害防治,2021,3(2):61-68.
[3] 崔蓬勃,朱永全,沈 彤,等.软土地层欠压状态下小净距叠交盾构隧道施工分析 [J].中国科技论文,2019,14(2):150-156.
[4] 雷升祥,黄双林.地下空间下穿建(构)筑物扰动机制与控制技术[J].隧道建设(中英文),2022,42(1):1-8.
[5] 王婉娇.软土地区已建地铁盾构隧道变形影响及控制措施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8.
[6] 赵秀绍,魏度强,于万友,等.小曲线半径盾构隧道上穿既有隧道影响分析 [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21,17(4):1216-1224.
[7] 翟晓慧.盾构下穿运营地铁区间综合注浆施工技术研究[J].铁道建筑技术,2021(12):130-134.
[8] 张 哲.超大直径盾构下穿棚户区沉降控制技术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9,15(5):1541-1548.
[9] 涂智溢,郭洪雨,孙 飞,等.闹市区复杂环境下大直径盾构小净距下穿运营地铁隧道的应对措施及分析[J].隧道与地下工程灾害防治,2021,3(4):75-84.
[10] 戴志仁,任 建,李小强,等.富水砂卵石地层盾构隧道穿越铁路咽喉区道岔群技术研究[J].隧道建设(中英文),2019,39(6):1005-1013.
[11] 杨建烽,郑余朝,陈 强,等.盾构下穿既有地铁区间隧道沉降控制研究[J].隧道建设(中英文),2019,39(S2):385-392.
[12] 章邦超.上软下硬地层区段新建地铁线路盾构法下穿既有地铁运营线路关键施工技术[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1,24(9):132-136.
[13] 金大龙.盾构隧道群下穿既有地铁运营隧道变形机理及控制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8.
[14] 林木泉.小净距地铁隧道盾构施工对地表沉降和既有隧道受力性能的影响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9.
[15]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911—2013[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16] 江苏省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规程:DGJ32/J195—2015[S].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

备注/Memo

备注/Memo:
收稿日期:2022-07-30 修稿日期:2022-08-2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277172)
作者简介:张伟东(1986—),男,工程师,主要从事市政工程工作。E-mail:1468032933@qq.com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2-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