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郑理峰,樊 博,周 虹,等.不同加载状态曲线锚索沿程预应力损失试验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22,(06):1-6.[doi:10.3969/j.issn.1672-1144.2022.06.001]
点击复制

不同加载状态曲线锚索沿程预应力损失试验研究()
分享到: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ISSN:1672-1144/CN:61-1404/TV]

卷:
期数:
2022年06期
页码:
1-6
栏目:
出版日期:
2022-12-31

文章信息/Info

作者:
郑理峰1 樊 博2 周 虹1 林俊强1 张 迪1
1.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48;2.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北京 100048
关键词:
曲线锚索模型试验加载状态预应力损失预应力衬砌
分类号:
TU476
DOI:
10.3969/j.issn.1672-1144.2022.06.001
摘要:
曲线锚索沿程预应力损失是影响衬砌结构应力分布的关键因素,获取摩擦系数和偏差系数尤其重要。开展不同加载状态曲线锚索沿程预应力损失研究,建立了模型试验平台,进行了不分级加载、分级加载和分级循环加载测试,分析了锚固端和张拉端受力特征、预应力损失变化规律、摩擦系数和偏差系数取值,并结合实际工程计算了曲线锚索任意点受力值。结果表明:曲线锚索沿程损失摩擦系数和偏差系数不仅与材料自身属性有关,还受到力学加载状态影响;与不分级相比,分级加载曲线锚索平均预应力损失由 8.47% 降低至 3.63%,且各级荷载必须给予足够停滞时间,以保持预应力传递;分级循环加载曲线锚索预应力沿程损失大幅降低,而加载时长却较久,不适宜作为常规加载方式,宜作为极个别曲线锚索预应力值不能达标时的应急处置方案。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WangYJ,CaoRL,PiJ,etal.Mechanicalpropertiesandanalyticsolutionsofprestressedliningswithunbondedannularanchorsunderinternalwaterloading[J].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 2020,97:103244.
[2] TruccoG,ZeltnerO.Grimsel-Oberrarpumpedstoragesystem[J].WaterPower& Dam Construction,1978(2):351-357.
[3] MattP,ThurnherrF,UherkovichI.Presstressedcon-cretepressuretunnels[M].Berne:VSLInternationalLtd.,1978.
[4] 随春娥.小浪底无黏结环锚预应力混凝土衬砌结构应力状态及安全评价分析[D].天津:天津大学,2014.
[5] 曹瑞琅,王玉杰,赵宇飞,等.无黏结曲线锚索式预应力衬砌结构数值建模方法研究[J].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16,14(6):471-477.
[6]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7] 叶见曙.结构设计原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8] 张树仁,郑绍皀,黄 侨,等.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设计原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9] 张元海,刘世忠.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钢束预应力损失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2002,15(2):79-81.
[10] 周永江,何思明,杨雪莲.预应力锚索的预应力损失机理研究[J].岩土力学,2006,27(8):1353-1356.
[11] 亢景付,随春娥,王晓哲.无黏结环锚预应力混凝土衬砌结构优化[J].水利学报,2014,45(1):103-108.
[12] CaoRL,ZhaoYF,WangYJ,etal.Structuralandmechanicalcharacteristicsofdouble-hoopunbondedan-nularanchorlining[J].AciStructuralJournal,2021,118(3):61-70.
[13] 林秀山,沈凤生.小浪底工程后张法无粘结预应力隧洞衬砌技术研究与实践[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1999.
[14] 曹瑞琅,王玉杰,汪小刚,等.无黏结预应力环锚衬砌力学特性原位加载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9,41(8):1522-1529.
[15]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92—2016[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赵健飞,王军海,徐根海,等.安宁水电站溢洪道消能防冲试验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2,(06):110.
[2]杜凌云,刘亚坤.冲击墩、台阶与消能塘联合消能的试验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4,(04):162.
[3]喻涛,王平义,陈里,等.非恒定流作用下丁坝坝体块石运动特点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4,(03):40.
[4]李浩田,刘亚坤,孙洪亮,等.水库正堰与侧堰联合泄流的三维数值模拟[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4,(03):164.
[5]董玉莲,刘亚坤,孙洪亮,等.弯曲溢洪道多级跌水与底流复合消能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3,(05):1.
[6]王亮,陈松山,周正富,等.45°斜式轴流泵装置的流动特性分析与实验[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3,(05):149.
[7]乔娟,张立仁,阮祥明,等.三峡库区滑坡土体降雨产流及入渗试验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3,(05):183.
[8]张格,刘亚坤,孙洪亮,等.某水库溢流坝消能型式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3,(04):183.
[9]费海蓉,吕赛军,戴龙洋,等.大套一站水泵装置模型试验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3,(01):126.
[10]王溢波,张宏战,马震岳,等.糯扎渡水电站大型蜗壳结构模型试验[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5,(05):179.[doi:10.3969/j.issn.1672-1144.2015.05.035]

备注/Memo

备注/Memo:
收稿日期:2022-08-05 修稿日期:2022-08-2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NO.52192672)
作者简介:郑理峰(1985—),男,博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利水电技术方向的科研和管理工作。E-mail:Zhenglf@iwhr.com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2-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