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惠,石文鹏,王文娥,等.水药一体化膜下滴灌对玉米生长和除草剂残留的影响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21,(03):10-16.[doi:10.3969/j.issn.1672-1144.2021.03.002]
点击复制

水药一体化膜下滴灌对玉米生长和除草剂残留的影响研究()
分享到: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ISSN:1672-1144/CN:61-1404/TV]

卷:
期数:
2021年03期
页码:
10-16
栏目:
出版日期:
2021-06-30

文章信息/Info

作者:
王惠石文鹏王文娥胡笑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区农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杨凌712100
关键词:
滴灌水药一体化除草剂玉米
分类号:
TV213.4
DOI:
10.3969/j.issn.1672-1144.2021.03.002
文献标志码:
摘要:
通过三种滴灌带长度和两种施药方式(连续施药、周期施药)及不施药(NA)条件下大田玉米膜下滴灌试验,分析了滴灌带长度及施药方式玉米叶面积指数、产量等及不同土层深度农药残留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药(除草剂)一体化滴灌能够有效除草,提高玉米产量;施用除草剂后,连续施药处理下的玉米叶面积指数、产量及双穗率相较于周期施药和不施药处理来说明显较高;整体来说,在施药总量一定时,施药结束的一个月后,乙草胺在不同深度土层中的残留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其中连续施药的总残留量最少。两种处理施药一个月后乙草胺残留量均小于1%,可以认为其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污染;滴灌带长度为20m时,各施药方式下玉米产量最大,叶面积指数较大且除草剂残留较少,20m长为滴灌带较适宜的长度。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李 颖,王耀生,杨 宁,等.滴灌施药对覆膜玉米茎腐病防效及产量影响[J].植物保护,2021,47(1):282-286.
[2] 梁晓芬.滴灌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及发展[J].农家参谋,2018(21):40,65.
[3] 岳 瑾,杨建国,李仁?,等.水药一体化防治甘薯根腐病技术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8,24(10):76,136.
[4] 赵冰梅,朱玉永,张 强,等.滴灌施用丙炔氟草胺防除覆膜棉田杂草药效评价[J].农药,2020,59(8):612-615,620.
[5] 任玉鹏.滴灌施用阿维菌素防治番茄根结线虫病的可行性评价[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16.
[6] 李敏华,董永义,郭 园,等.不同除草剂对浅埋滴灌栽培模式下玉米田杂草防效研究[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35(3):245-251.
[7] 李 博,张 鹏.玉米不同群体对叶面积指数及干物质量和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技推广,2021,37(1):50-52.
[8] 黄 茜,杨伟才,魏夏永,等.不同覆膜处理下春玉米叶面积指数高光谱估算[J].农业机械学报,2021:1-14.网络首发时间:2021-04-09.
[9] 束美艳,陈向阳,王喜庆,等.基于高光谱数据的玉米叶面积指数和生物量评估[J].智慧农业(中英文),2021,3(1):1-11.
[10] 邵国敏,王亚杰,韩文霆.基于无人机多光谱遥感的夏玉米叶面积指数估算方法[J].智慧农业(中英文),2020,2(3):118-128.
[11] 张佳伟,王仲林,谭先明,等.基于小波变换的带状套作玉米叶面积指数光谱估测[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21,39(2):149-156.
[12] 李 俐,许连香,王鹏新,等.基于叶面积指数的河北中部平原夏玉米单产预测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2020,51(6):198-208.
[13] 王 宁,刘玉春,姜长松,等.不同灌水方式和施氮量对青贮玉米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20,18(4):20-24.
[14] 王 轩,王新坤,肖思强,等.基于灌水小区的射流三通灌水均匀度试验研究[J].节水灌溉,2019(9):23-28.
[15] 赖晓丹,韦 蕾,杜良伟,等.乙草胺在水溶液中的光降解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18,31(2):404-408.
[16] 刘 静,陈鲲宇,王 杰,等.乙草胺除草剂的环境行为及去除技术研究进展[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9,34(5):60-65,87.
[17] 王 新,侯佳文,柳文睿,等.残留酰胺类除草剂降解的研究进展[J].湖北农业科学,2021,60(7):10-14,29.
[18] 霍云雷,郑丽宁,翟乾行,等.乙草胺在玉米田黑土中的沉积与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关系[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20:1-7.
[19] 常向前,韩梅梅,刘冬碧,等.不同类型有机肥降解土壤乙草胺残留初步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20,59(24):113-116.
[20] 郭倩楠.除草剂莠去津和乙草胺在土壤中的降解行为[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8:80.
[21] 马广玉,沈 楠.人工湿地去除乙草胺的模拟试验研究[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19,41(6):727-730.
[22] 王泽华.乙草胺对玉米抗感自交系生长及生理生化的影响[D].沈阳:沈阳农业大学,2020:53.
[23] 韦德萍.苄嘧磺隆、乙草胺及其复配制剂的微生物降解和胁迫响应研究[D].贵州:贵州大学,2017:81.
[24] 郝月崎.蚯蚓对土壤中乙草胺降解的作用及机理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8:61.
[25] 罗 玮,姜宏亮,马 浩.一株乙草胺降解菌的分离及其降解特性研究[J].微生物学通报,2016,43(12):2678-2685.
[26] 陈 森,韦德萍,王 欢,等.乙草胺降解菌系的分离鉴定及其生长降解特性研究[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7,36(11):4707-4715.
[27] 韦德萍,孙凯凯,韩丽珍.乙草胺降解菌B-2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特性的分析[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6,35(11):3069-3075.
[28] 张 豆.高效乙草胺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其降解特性研究[D].浙江:浙江工业大学,2016:70.

备注/Memo

备注/Memo:
收稿日期:2020-12-24     修稿日期:2021-01-2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079113);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0JM-166)
作者简介:王 惠(1997—),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工程水力学。E-mail:2763472911@qq.com
通讯作者:王文娥(1975—),女,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流体机械及工程水力学研究工作。E-mail:wangwene@nwsuaf.edu.cn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1-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