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赵亚龙,任刚,孔君,等.小净距隧道合理滞后距离的确定[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9,(01):215-220.[doi:10.3969/j.issn.1672-1144.2019.01.039]
点击复制

小净距隧道合理滞后距离的确定()
分享到: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ISSN:1672-1144/CN:61-1404/TV]

卷:
期数:
2019年01期
页码:
215-220
栏目:
出版日期:
2019-02-28

文章信息/Info

作者:
赵亚龙1任刚2孔君1修占国1李志军2郑晓萍2董庆伟2
1.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辽宁沈阳110819;2.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北京100000
关键词:
小净距隧道FLAC3D滞后距离中岩柱数值模拟
分类号:
U456.31+
DOI:
10.3969/j.issn.1672-1144.2019.01.039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小净距隧道作为山区公路隧道最常用的结构形式,其两开挖掌子面距离往往为了安全考虑设置的过大,从而造增加了工期,造成了资金的浪费。为确定小净距隧道的合理滞后距离,采用岩土工程分析软件FLAC3D分别对不同滞后距离下的施工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重点分析在不同工况下拱顶及中岩柱处围岩的应力及位移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无论是左洞还是右洞,其应力与位移变化趋势基本相同,最终值随滞后距离增大有略微减小,但变化不大;在距离开挖面前后15m范围内位移及应力有较大变化,在大于15m之后趋于平稳;最终得出小净隧道的合理滞后距离在2.2B~3.0B之内。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王梦恕.中国是世界上隧道和地下工程最多、最复杂、今后发展最快的国家[J].铁道标准设计,2003(1):1-4.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编写组.公路隧道设计标准:JTGD70—2004[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3] 腾俊洋,唐建新,张闯,等.浅埋偏压小净距隧道围岩压力分布与围岩控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8,14(3):761-769.
[4] 匡伟.超小净距隧道土质中隔岩柱注浆加固作用机理及稳定性分析[D].济南:山东大学,2018.
[5] 李松涛,谭忠盛,杜文涛.特大断面小净距公路隧道力学效应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2017,50(S2):292-296.
[6] 聂浩,张继春,任武.基于爆破损伤隧道初支与掌子面合理距离研究[J].路基工程,2018(4):166-171,187.
[7] 谈小龙,朱伟,秦建设,等.盾构法隧道施工中盾构控制滞后效应的研究[J].地下空间,2004(1):36-40,139.
[8] 田国宾.小净距隧道施工方法的研究[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2009.
[9] 何巍.小净距隧道围岩稳定性及中夹层力学行为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7.
[10] 高一杰,张子新.软土小间距浅埋暗挖后建隧道滞后距离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5,11(S2):780- 784,816.
[11] 吴迪.隧道施工参数对地表沉降的影响研究[J].水利与建筑学报,2018,16(2):131-134.
[12] 李云刚.软岩大断面浅埋暗挖隧道施工工法比选数值分析[J].水利与建筑学报,2017,15(1):157-160.
[13] 贾峰.浅埋偏压小净距隧道荷载特征试验研究[J].公路,2018,63(9):310-316.
[14] 陈育民.FLAC/FLAC3D基础与工程实例[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3.
[15] 王北华.软弱地层大跨双连拱公路隧道结构受力及施工方法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7.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周伟,韩爱果,任光明,等.某水电站坝肩工程边坡稳定性三维数值模拟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2,(06):31.
[2]刘莹骏,张运良.一种薄层接触单元的开发及FLAC3D实现[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4,(04):1.
[3]李志远,沈军辉,廖明亮,等.某水电站尾水洞边坡稳定性三维数值模拟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4,(02):183.
[4]刘琦,孙永梅.沈阳砂土地区桩锚支护结构的内力研究及数值模拟[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4,(03):17.
[5]孙键,洪宝宁,刘鑫,等.基于粘聚力与摩擦角的路堤边坡稳定性敏感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3,(06):99.
[6]张溢丰,朱华,贾聿颉,等.采空区残余变形预测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6,(02):90.[doi:10.3969/j.issn.1672-1144.2016.02.017]
[7]齐振宇.基坑不同支护结构的数值模拟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7,(01):199.[doi:10.3969/j.issn.1672-1144.2017.01.038]
[8]张可,石昊,刘世杰,等.祁家渡黄河铁路大桥岸坡数值模拟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7,(02):138.[doi:10.3969/j.issn.1672-1144.2017.02.027]
[9]李荣华,刘伟华,王鹏宇,等.沉降及外部荷载作用下益阳管廊防护效果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7,(04):107.[doi:10.3969/j.issn.1672-1144.2017.04.020]
[10]耿敏,王德斌,李培勇,等.加筋路基动力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8,(01):211.[doi:10.3969/j.issn.1672-1144.2018.01.038]

备注/Memo

备注/Memo:
收稿日期:2018-09-25 修稿日期:2018-10-15基金项目:山区岩坡工程诱发灾害机理及其监测研究预警(u1602232)作者简介:赵亚龙(1988—),男,河南濮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隧道及地下工程。E-mail:zhaoyalongo@126.com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190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