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张朝俊,赵其华,娄琛,等.岩桥倾角对岩体能量演化规律影响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9,(01):19-23.[doi:10.3969/j.issn.1672-1144.2019.01.003]
点击复制

岩桥倾角对岩体能量演化规律影响研究()
分享到: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ISSN:1672-1144/CN:61-1404/TV]

卷:
期数:
2019年01期
页码:
19-23
栏目:
出版日期:
2019-02-28

文章信息/Info

作者:
张朝俊12赵其华12娄琛12吕小波12
1.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610059;2.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59
关键词:
裂隙岩体岩桥倾角弹性能密度耗散能密度
分类号:
TU45
DOI:
10.3969/j.issn.1672-1144.2019.01.003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天然岩体内部常含有各种分布形式和尺寸长度的裂隙,裂隙对岩体破坏模式和强度有重要的影响,从能量角度研究裂隙对岩石压缩破坏模式的影响可以反映裂隙岩体变形破坏的本质特征从而为岩体设计施工提供依据。因此制备了不同裂隙组合形式的相似材料,通过单轴循环加卸荷试验进行加载,探究了双节理裂隙岩桥倾角(裂隙搭接程度)在岩体各受荷阶段中对能量演化规律的影响,揭示了不同岩桥倾角下岩石弹性能和耗散能演化及分配规律。研究表明:随着岩桥倾角的不断增加,即裂隙搭接长度的增加,最终积聚弹性能密度在逐渐减小,易于形成宏观裂纹;耗散能比例曲线的明显转折是岩石失稳破坏的前兆。随着岩桥倾角的变缓,耗散能比例曲线增幅越陡,因此破坏越明显;岩桥倾角越小即裂隙水平距离越远,裂纹发育速度越快。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张志镇,高峰,崔洋,等.岩石能量特征与其细观结构的关联性[J].科技导报,2013,31(8):20-26.
[2] 张志镇,高峰.受载岩石能量演化的围压效应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5,34(1):2-11.
[3] 张志镇,高峰.单轴压缩下红砂岩能量演化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2,31(5):953-962.
[4] 程昀,张金团,韩晶晶,等.不同应力路径岩石能量耗散研究现状及分析[J].中国业,2018,27(1):148-153,159.
[5] 叶琴.岩石变形破坏过程中的能量耗散分析[J].广东化工,2016,43(13):123-124.
[6] 方前程,商丽,商拥辉,等.加轴压卸围压条件下岩石的力学特性与能量特征[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7(12):4148-4153.
[7] 陈子全,李天斌,陈国庆,等.不同应力路径下砂岩能耗变化规律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2016,33(6):120-128.
[8] 赵志刚,高成章,贾志闯,等.岩石破碎过程中能量演化的模拟分析[J].矿业研究与开发,2016,36(11):50-54.
[9] 丁少梅,赵忠虎,王宁宁,等.岩石强度理论的分类评述[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7,15(1):95-102.
[10] 张楚旋,戴兵,吴秋红.不同应力路径下岩石卸荷破坏过程的变形特性与能量耗散分析[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4,10(10):35-40.
[11] 张黎明,高速,任明远,等.岩石加荷破坏弹性能和耗散能演化特性[J].煤炭学报,2014,39(7):1238- 1242.
[12] 尹土兵,李夕兵,叶洲元,等.温-压耦合及动力扰动下岩石破碎的能量耗散[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3,32(6):1197-1202.
[13] 王延宁.裂隙岩体变形局部化及能量演化规律模拟试验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14:62-81.
[14] 白仕红.循环荷载下裂隙岩体能裂隙岩体变形局部化及能量演化规律模拟试验研究演化及损伤特性[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15:70-71.
[15] 赵东宁,李明霞,张艳霞,等.微裂隙对灰质泥岩强度的影响分析[J].人民长江,2013,44(22):86-88.
[16] 赵幸.基于能量原理的节理岩体裂纹扩展试验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13:66-76.
[17] 蒲诚,陈蕴生,周冲,等.岩石室内单轴压缩试验位移加载速率的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8,16(3):161-164.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王俊奇,董晔,李鹏宇.三维离散裂隙网络管单元模型确定岩体渗透张量的尝试[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6,(03):47.[doi:10.3969/j.issn.1672-1144.2016.03.009]

备注/Memo

备注/Memo:
收稿日期:2018-09-27 修稿日期:2018-10-21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1CB0135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272333)作者简介:张朝俊(1993—),男,山西太原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岩土工程。E-mail:729857675@qq.com通讯作者:赵其华(1965—),男,江苏泰兴人,教授,博导,主要从事岩土工程、地质工程方面的研究工作。E-mail:zhqh@163.com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190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