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张翔,刘成禹,陈博文.近松散层突水涌砂诱发的沉降试验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7,(06):116-121.[doi:10.3969/j.issn.1672-1144.2017.06.023]
点击复制

近松散层突水涌砂诱发的沉降试验研究()
分享到: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ISSN:1672-1144/CN:61-1404/TV]

卷:
期数:
2017年06期
页码:
116-121
栏目:
出版日期:
2017-12-22

文章信息/Info

作者:
张翔1刘成禹12陈博文1
1.福州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福建福州350116; 2.地质工程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福建福州350116
关键词:
沉降涌口直径水力比降溃砂
分类号:
TU411
DOI:
10.3969/j.issn.1672-1144.2017.06.023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针对近松散层突水、涌砂诱发的沉降问题,设计了一套可以改变涌口直径模拟砂、水涌出的可 视化试验装置,对粒径0.075mm~2mm标准砂、5mm~10mm粗砂构成的砂体,在不同涌口尺寸及不同 水力比降下突水、涌砂诱发的沉降规律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细颗粒含量87%、粗颗粒含量13% 组成的砂体,当涌口直径大于8mm时,砂体会发生沉降;继续增大涌口直径,大于16mm后,砂体会发生 溃砂;细颗粒含量60%、粗颗粒含量40%组成的砂体,当水力比降为3.5时,砂体会发生溃砂;当水力比 降在6.0~7.5时,细颗粒在渗流力的作用下会在涌口上方形成土拱和滤层,阻止颗粒流失,砂体不会发 生沉降。砂体发生沉降时,沉降影响半径和沉降中心深度与涌口直径和水力比降呈线性关系。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王云平,赵德深,郭东亮.渗流下不同覆岩结构长壁开采上覆岩层运动数值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6,14(1):27-31.
[2] 张冬冬,孙瑞瑞,袁新明,等.基于ADNIA的基坑渗流有限元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6,14(4):21-24.
[3] 许延春,王伯生,尤舜武.近松散含水层溃砂机理及判据研究[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2,32(1):63-69.
[4] 连会青,夏向学,冉伟,等.厚松散层薄基岩浅埋煤层突水溃砂的可能性分析[J].煤矿安全,2015,46(2):168-171.
[5] 李江华.水压作用下防砂安全煤(岩)柱失稳突水溃砂机理研究[D].北京:中国矿业大学,2016.
[6] 赵启峰,张农,韩昌良,等.浅埋薄基岩含水层下煤层开采突水溃砂相似模拟实验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7,34(3):444-451.
[7] 杨伟峰,吉育兵,赵国荣,等.厚松散层薄基岩采动诱发水砂流运移特征试验[J].岩土工程学报,2012,34(4):686-692.
[8] 杜锋.破碎岩体水沙两相渗透特性试验研究[D].北京:中国矿业大学,2013.
[9] 郑刚,戴轩,张晓双.地下工程漏水漏砂灾害发展过程的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4,33(12):2458-2471.
[10] 徐继山,隋旺华.从砂粒到溃砂灾害[J].科学,2015,67(2):56-60.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S].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
[12] KvapilR.SEM MiningEngineeringHandbook[M].NewYork:SocietyforMining,Metalluurgy,andExploration,1992:1789-1814.
[13] CostaYD,ZornbergJG,AsceM,etal.Failuremecha-nismsinsandoveradeepactivetrapdoor[J].JournalofGeotechnicalandGeoenvironmentalEngineering,2009,135(11):1741-1753.
[14] 杨迎晓,龚晓南,周春平,等.钱塘江冲海积粉土渗透破坏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16,37(2):243-249.
[15] TerzaghiK.TheoreticalSoilMechanics[M].NewYork:JohnWileyandSons,1943:66-76.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翟晓力,葛忻声.高层建筑长短桩复合地基计算方法探讨[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2,(01):100.
[2]罗顺飞,张建龙,赵庆强.广州石牌东商业大厦基坑支护工程监测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2,(04):121.
[3]翟晓力,葛忻声.垫层厚度对复合地基特性的影响数值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2,(06):35.
[4]刘浩,杨锐,张大军,等.广州某工程基坑变形监测及分析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5,(01):167.
[5]屈江龙,张建龙,汤恺,等.惠州龙门第二自来水厂基坑监测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4,(06):123.
[6]于丽鹏.基于FLAC~(3D)模拟的土体弹性模量取值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4,(02):162.
[7]马露,卢廷浩,陈帅.基于FLAC~(3D)的灌注桩桩底沉渣影响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3,(06):147.
[8]夏晋华,岳鹏威.分层开挖支护基坑变形监测及影响因素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3,(05):22.
[9]王先义,徐小涛.对寒区隧道防寒泄水洞的一些探讨[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3,(03):127.
[10]钱玉林,糜长林,吕媛.基于三维数值分析的土钉支护结构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6,(02):51.[doi:10.3969/j.issn.1672-1144.2016.02.010]

备注/Memo

备注/Memo:
收稿日期:2017-07-16 修稿日期:2017-08-2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272300) 作者简介:张翔(1992—),男,福建三明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地质工程。E-mail:790612102@qq.com 通讯作者:刘成禹(1970—),男,云南富源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工程地质、隧道与地下工程方面的研究工作。 E-mail:Liuchengyuphd@163.Co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17-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