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宝银,范晓易.近水平地层滑坡机制和演化全过程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7,(02):213-218.[doi:10.3969/j.issn.1672-1144.2017.02.041]
点击复制

近水平地层滑坡机制和演化全过程研究()
分享到: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ISSN:1672-1144/CN:61-1404/TV]

卷:
期数:
2017年02期
页码:
213-218
栏目:
出版日期:
2017-04-30

文章信息/Info

作者:
李宝银1范晓易2
1.济南市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站,山东济南250012;2.泰安基准地震台,山东泰安271000
关键词:
近水平地层滑坡变形特征演化过程
分类号:
P642.22
DOI:
10.3969/j.issn.1672-1144.2017.02.041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为研究近水平地层滑坡的成因机制和变形演化特征,以黑山坡滑坡为例,基于工程地质学和岩 土力学的理论与方法,对斜坡稳定性和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滑坡主要包括基岩山体 和古滑坡堆积层两部分,通过有限差分法模拟了滑坡的运动学特征。判断该滑坡为新生基岩崩滑和古 滑坡堆积层推移的复合平推式滑坡,且静水压力环境控制着滑坡的启动和发展。最后针对该类滑坡在 研究和实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前期辨识、预报预警和防治措施等方面的一些建议。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贾逸,王佃明,冯志峰,等.金阳县野猪湾1#滑坡稳 定性分析及治理措施[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5, 13(6):172-177.
[2] 林兴旺,简文彬,董岩松,等.台风暴雨条件下福建某滑 坡体的渗流稳定性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14,12(5):66-72.
[3] 罗云,秦立科,刘明振.三峡库区龙马溪深沟滑坡灾 害治理[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07,5(2):66-68.
[4] 乔娟,张立仁,阮祥明.三峡库区滑坡土体降雨产流 及入渗试验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3,11 (5):183-188,193.
[5] 张倬元,王士天,王兰生.工程地质分析原理[M].北 京:地质出版社,1994.
[6] 徐邦栋.滑坡分析与防治[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1.
[7] 孙广忠.地质工程理论与实践[M].北京:地震出版社, 1996.
[8] 成国文,李善涛,李晓,等.万州近水平地层区堆积层 滑坡成因与变形破坏特征[J].工程地质学报,2008,16 (3):304-310.
[9] 黄润秋.20世纪以来中国的大型滑坡及其发生机制 [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26(3):433-454.
[10] 王治华,杜明亮,郭兆成,等.缓倾滑坡地质力学模型 研究———以冯店滑坡为例[J].地质力学学报,2012,18 (2):97-109.
[11] 赵权利,孙红月,王智磊,等.承压水对平推式滑坡的 作用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2,31(4):762- 769.
[12] 赵权利,尚岳全,支墨墨.平推式滑坡启动判据的修正 [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4,44(2):596- 602.
[13] 李振存,曾胜,韦慧,等.水力作用下单层后缘张 裂型顺层岩质边坡稳定性计算方法[J].铁道科学与 工程学报,2014,11(1):74-81.
[14] 缪海波,殷坤龙,李远耀.近水平地层滑坡平面失稳模 型与破坏判据研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9,36 (1):69-74.
[15] 方贻立,马明,李聪,等.平推式滑坡致灾机理与 减灾方法研究进展[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3,30 (12):20-27.
[16] 赵勇,许模,郭健,等.大渡河双家坪古平推式 滑坡堆积特征及形成机制[J].山地学报,2015,33(1): 58-64.
[17] 张明,胡瑞林,殷跃平,等.川东缓倾红层中降雨诱 发型滑坡机制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4,33 (S2):3783-3790.
[18] 张群,许强,李江,等.南江“9·16”群发性缓倾 浅层土质滑坡特征与成因机制研究[J].自然灾害学 报,2015,24(3):104-110.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张丽萍,刘超.公路滑坡滑带土抗剪强度参数选取方法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2,(01):57.
[2]王保田,杜妍平,宋为广,等.芜申线(高溧段)航道杨家湾船闸防洪堤滑坡原因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4,(02):1.
[3]汪滨,臧德记,朱红军,等.导渗-锚固复合结构体系滑坡防控机理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3,(03):7.
[4]王建智,朱有禄,杨鹏,等.略阳县堆积层滑坡的发育规律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3,(02):200.
[5]贾逸,王佃明,冯志峰,等.金阳县野猪湾1#滑坡稳定性分析及治理措施[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5,(06):172.[doi:10.3969/j.issn.1672-1144.2015.06.033]
[6]姚晨辉,魏江波,任光明,等.考虑岩土体参数变异性的滑坡破坏概率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6,(02):100.[doi:10.3969/j.issn.1672-1144.2016.02.019]
[7]赵森,黄磊.秭归县三分田滑坡成因分析及稳定性评价[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6,(03):113.[doi:10.3969/j.issn.1672-1144.2016.03.021]
[8]张国辉,冯志秀,汤华.顺层边坡松动岩层工程特性及工程处治措施[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7,(02):166.[doi:10.3969/j.issn.1672-1144.2017.02.032]
[9]续晓璟,朱飞,彭红明.通过滑坡变形特征分析其稳定性及定量计算的对比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7,(03):161.[doi:10.3969/j.issn.1672-1144.2017.03.033]
[10]王滨,李惠民,黄文芳,等.茂县—银杏220kV输电线路沿线地质灾害成因与特征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7,(05):183.[doi:10.3969/j.issn.1672-1144.2017.05.033]

备注/Memo

备注/Memo:
收稿日期:2016-11-29 修稿日期:2017-01-05 作者简介:李宝银(1987—),男,山东泰安人,硕士,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工程质量监督方面的工作。E-mail:yinbaoli1987@163.Com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190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