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陈宝,林明琛,饶红玉.土力学教学中三相指标计算实用程序开发[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24,(05):213-218.[doi:10.3969/j.issn.1672-1144.2024.05.030]
点击复制

土力学教学中三相指标计算实用程序开发()
分享到: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ISSN:1672-1144/CN:61-1404/TV]

卷:
期数:
2024年05期
页码:
213-218
栏目:
出版日期:
2024-09-30

文章信息/Info

作者:
陈宝林明琛饶红玉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下建筑与工程系,上海200092
关键词:
土力学三相比例指标C++编程
分类号:
TU441.31
DOI:
10.3969/j.issn.1672-1144.2024.05.030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在土力学教学、学习及实际岩土工程设计计算中,土壤三相比例指标的换算是必备的基础技能。同时,土壤三相比例指标计算较为繁琐且易出错,会影响到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为提高教学质量,运用C++编程语言开发了一个可用于计算土壤三相指标的实用计算程序。该程序梳理选取8个常用土壤三相比例指标,利用其中任意3个已知指标,通过求解非线性方程组得到3个基本指标,再进一步计算得到其他换算指标。该程序不仅为土力学教学提供一个辅助教学工具,也为学生将来运用土力学知识解决复杂岩土工程问题提供一个简便计算工具。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戴北冰,赵红芬,常 丹,等.“虚实结合”在土力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23,32(4):112-119.
[2] 李天霄,刘 东,刘继龙.新工科背景下土力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4(9):18-20.
[3] 钱建固,袁聚云,等.土质学与土力学[M].第5版.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6.
[4] CurtisFGerald,PatrickOWheatley.应用数值分析[M].白峰杉译.第7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 李庆扬,等.非线性方程组数值解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6] 蔡大用,白峰杉.现代科学计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7] 龚沛曾,杨志强,等.C/C++程序设计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8] 刘 涛,贾丽娟,周剑强,等.VisualStudio2015下基于MFC对话框工程的创建与控件的编程技巧[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9):173-174.
[9] 戴北冰,赵红芬,常 丹,等.“虚实结合”在土力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23,32(4):112-119.
[10] 加 瑞,雷华阳,刘景锦,等.土力学课堂和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21,30(6):39-46.
[11] 童晨曦,赵春彦,张 升,等.基于课堂演示实验的《土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22,20(4):240-244.
[12] 向先超.计算机模拟在土力学试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学研究,2016,39(5):104-107.
[13] 陈剑为,田君华,陈 曦,等.土力学虚拟仿真实验模块的开发与建设[J].高等建筑教育,2018,27(6):155-160.
[14] 孔伟阳.“新工科”背景下土力学实验特点与教学模式探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2(9):104-106.
[15] 朱 锐,周 峰,刘 恒.新工科背景下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土力学实验教学模式探索[J].大学,2023(11):81-84.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卢谅,刘朋,卢黎,等.基于工程认证背景下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21,(04):215.[doi:10.3969/j.issn.1672-1144.2021.04.035]
[2]黎莹,廖红建.新时代《土力学》“课程思政”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21,(04):228.[doi:10.3969/j.issn.1672-1144.2021.04.038]
[3]李帅,张孟喜.信息化时代新形态《土力学》精品教材建设[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21,(04):237.[doi:10.3969/j.issn.1672-1144.2021.04.040]
[4]刘熙媛,岑夺丰,韩红霞.《土力学》课程思政教育融入方法探讨[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21,(05):162.[doi:10.3969/j.issn.1672-1155.2021.05.029]
[5]张吾渝,冯永珍,马艳霞,等.高原土木工程多元团队融合的《土力学》教学团队建设与实践[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21,(05):166.[doi:10.3969/j.issn.1672-1155.2021.05.030]
[6]张明飞,魏晓刚,顾展飞,等.基于专思创融合的《土力学》教学改革探讨[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21,(05):184.[doi:10.3969/j.issn.1672-1155.2021.05.035]
[7]钱建固,彭慧敏.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土力学》课程教学实践[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21,(06):193.[doi:10.3969/j.issn.1672-1144.2021.06.031]
[8]刘勇健,梁仕华,杨雪强,等.基于科教融合理念的《土力学》课程教学改革[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21,(06):203.[doi:10.3969/j.issn.1672-1144.2021.06.033]
[9]杨校辉,董建华,郭楠.岩土工程课程教学探讨——以《土力学》为例[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21,(06):207.[doi:10.3969/j.issn.1672-1144.2021.06.034]
[10]廖红建,黎莹.工科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以《土力学》混合式教学为例[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22,(01):195.[doi:10.3969/j.issn.1672-1144.2022.01.030]

备注/Memo

备注/Memo:
收稿日期:2024-05-30     修稿日期:2024-07-03
基金项目: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科技项目“黄河流域特殊地质下输变电工程设计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5217L0230008)
作者简介:陈 宝(1973—),男,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地下工程及岩土力学等方面工作。E-mail:chenbao@tongji.edu.cn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190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