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曾亮亮,刘海明,谢洪涛.山区公路弃渣场动态稳定性评价方法及工程应用[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25,(02):82-88.[doi:10.3969/j.issn.1672-1144.2025.02.011]
点击复制

山区公路弃渣场动态稳定性评价方法及工程应用()
分享到: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ISSN:1672-1144/CN:61-1404/TV]

卷:
期数:
2025年02期
页码:
82-88
栏目:
出版日期:
2025-04-30

文章信息/Info

作者:
曾亮亮1刘海明1谢洪涛2
1.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云南昆明650500;2.昆明理工大学经管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关键词:
山区公路弃渣场动态稳定性评价方法临时边坡永久边坡
分类号:
TU416
DOI:
10.3969/j.issn.1672-1144.2025.02.011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为了构建符合山区公路弃渣场动态工程特点的稳定性评价方法,实现建设与运行全周期安全管控,解决传统方法在覆盖阶段、管控内容及标准体系方面的不足。通过系统性分析弃渣场建造特征,建立覆盖场地-地基-边坡的全要素动态评价体系,具体包括:采用崩滑运动距离与行洪能力量化场地稳定性,管控地形改变引发的汇水安全风险;通过地基承载力计算与最大堆填厚度控制,实现超载工况下的地基安全评价;提出分级分类的边坡安全系数标准,基于不同工况(施工期/运营期)与工程规模实施永临结合的边坡动态稳定性评价。结果表明:在实际工程中,该方法有效整合了行洪影响、崩滑运动、堆填高度控制等关键因素,成功实现弃渣场全阶段(选址、堆填、运维)安全管控。与现行规范方法相比,其阶段覆盖完整度提升,风险管控维度增加地形改变、动态堆载等4项核心指标。提出的动态评价方法显著提升了弃渣场安全评价的系统性与工程适配性,即:空间维度实现“场地-地基-边坡”三位一体安全覆盖;时间维度贯穿“临时施工边坡-永久边坡”全生命周期;管控标准体现差异化分级特征。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水土保持工程设计规范:GB51018—2014[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4.
[2] 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TD33—2012[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2.
[3] 赵建民,李 靖.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研究[M].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4] 顾小华,苏子清,张文聪.生产建设项目弃渣场选址探讨[J].中国水土保持,2021(12):23-25,40.
[5] 姜吉湘,邢鹏远,田 强.山区公路弃土场选址及其设计方式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146-147,150.
[6] 刘帅华.生产建设项目弃渣场水土保持变更问题探讨[J].水利技术监督,2021(12):220-223.
[7] 闵 丽,耿军民,王 珏,等.某抽水蓄能电站弃渣场地质勘察及工程评价[J].水电与抽水蓄能,2021,7(3):16-20.
[8] 郭万林.山岭区弃渣场综合设计研究[J].交通节能与环保,2018,14(2):62-65.
[9] 陈 彬.山区高速公路弃渣利用总体设计[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20,16(7):122-124.
[10] 张 薇.铁路弃渣场绿色施工等级综合评价研究[D].兰州:兰州交通大学,2021.
[11] 李 刚.铁路弃渣场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智能城市,2021,7(2):167-168.
[12] 陈争玉,肖 羚,蒋文鹏,等.某山区公路弃渣场稳定性评价及邻近工程影响[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21,19(5):40-45,144.
[13] 李 薇,杨 华,尹小涛,等.山区高速公路典型弃渣场稳定性综合评估[J].公路交通科技,2021,38(7):38-44.
[14] 周 杨.铁路建设项目弃渣场过程管理方法探讨[J].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2020,10(4):28-31.
[15] 张 朔,但路昭,尹小涛,等.山区交通工程弃渣场常见病害及安全控制研究[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40(5):13-19.
[16] 尹小涛,杨 华,但路昭,等.西南山区交通工程弃渣的工程特性评价及其分类[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21,43(2):389-397.
[17]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21[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21.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陈争玉,肖羚,蒋文鹏,等.某山区公路弃渣场稳定性评价及邻近工程影响[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21,(05):40.[doi:10.3969/j.issn.1672-1155.2021.05.008]

备注/Memo

备注/Memo:
收稿日期:2024-11-15     修稿日期:2025-01-12
基金项目:云南省交通运输厅项目(云交科教便[2020]98号);交通运输部科技示范项目(2017-09)
作者简介:曾亮亮(1986—),男,硕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工作。E-mail:476112993@qq.com通信作者:刘海明(1982—),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矿山岩土工程、岩土地震工程等方面工作。E-mail:haiming0871@163.co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190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