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水土保持工程设计规范:GB51018—2014[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4.
[2] 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TD33—2012[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2.
[3] 赵建民,李 靖.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研究[M].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4] 顾小华,苏子清,张文聪.生产建设项目弃渣场选址探讨[J].中国水土保持,2021(12):23-25,40.
[5] 姜吉湘,邢鹏远,田 强.山区公路弃土场选址及其设计方式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146-147,150.
[6] 刘帅华.生产建设项目弃渣场水土保持变更问题探讨[J].水利技术监督,2021(12):220-223.
[7] 闵 丽,耿军民,王 珏,等.某抽水蓄能电站弃渣场地质勘察及工程评价[J].水电与抽水蓄能,2021,7(3):16-20.
[8] 郭万林.山岭区弃渣场综合设计研究[J].交通节能与环保,2018,14(2):62-65.
[9] 陈 彬.山区高速公路弃渣利用总体设计[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20,16(7):122-124.
[10] 张 薇.铁路弃渣场绿色施工等级综合评价研究[D].兰州:兰州交通大学,2021.
[11] 李 刚.铁路弃渣场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智能城市,2021,7(2):167-168.
[12] 陈争玉,肖 羚,蒋文鹏,等.某山区公路弃渣场稳定性评价及邻近工程影响[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21,19(5):40-45,144.
[13] 李 薇,杨 华,尹小涛,等.山区高速公路典型弃渣场稳定性综合评估[J].公路交通科技,2021,38(7):38-44.
[14] 周 杨.铁路建设项目弃渣场过程管理方法探讨[J].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2020,10(4):28-31.
[15] 张 朔,但路昭,尹小涛,等.山区交通工程弃渣场常见病害及安全控制研究[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40(5):13-19.
[16] 尹小涛,杨 华,但路昭,等.西南山区交通工程弃渣的工程特性评价及其分类[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21,43(2):389-397.
[17]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21[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21.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陈争玉,肖羚,蒋文鹏,等.某山区公路弃渣场稳定性评价及邻近工程影响[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21,(05):40.[doi:10.3969/j.issn.1672-1155.2021.05.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