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泽峰.压弯破坏高强混凝土扁柱恢复力模型试验[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25,(02):32-39.[doi:10.3969/j.issn.1672-1144.2025.02.005]
点击复制

压弯破坏高强混凝土扁柱恢复力模型试验()
分享到: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ISSN:1672-1144/CN:61-1404/TV]

卷:
期数:
2025年02期
页码:
32-39
栏目:
出版日期:
2025-04-30

文章信息/Info

作者:
马泽峰
上海房科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上海200231
关键词:
扁柱拟静力试验恢复力模型压弯破坏
分类号:
TU375.3
DOI:
10.3969/j.issn.1672-1144.2025.02.005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为研究高强混凝土扁柱构件的真实力学性能,对6根不同混凝土强度、轴压比及剪跨比的高强混凝土扁柱进行拟静力试验,并对其受力特点和破坏状态进行分析。根据试件的滞回曲线,建立高强混凝土扁柱三折线骨架曲线,并给出骨架曲线的分段方程表达式;针对试件的滞回环形状不饱满的特点,采用归一化的三折线标准滞回环,拟合滞回环关键点与轴压比、剪跨比的函数关系,获得曲线的刚度退化规律。两者结合建立了高强混凝土扁柱的恢复力模型,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提出的恢复力模型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能够准确描述高强混凝土扁柱在不同加载条件下的刚度退化和强度变化规律。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罗国胜,顾冬生.剪力墙构件恢复力模型在OpenSees中的应用[J].重庆大学学报,2023,46(10):127-142.
[2] 李升才,白巨巨,朱永甫.装配式复合箍筋约束高强混凝土柱恢复力模型研究[J].振动与冲击,2022,41(10):205-214.
[3] 盖彤彤.钢筋混凝土矩形柱恢复力模型的智能预测方法研究[D].青岛:青岛理工大学,2024.
[4] 李艳艳,潘 进,岳圆圆,等.HRB600E高强钢筋混凝土柱抗震性能及恢复力特性[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44(1):130-137.
[5] 史亚娟.高轴压比装配式约束高强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研究[D].厦门:华侨大学,2021.
[6] 张娇磊,李 进,李书锋,等.基于损伤退化的钢筋混凝土柱参数分析及恢复力模型[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20,17(8):2083-2092.
[7] 邢国华,王浩楠,王溢菲,等.高强混凝土多重复合芯柱恢复力模型研究[J].震灾防御技术,2021,16(2):326-338.
[8] 邵明哲.钢筋混凝土短柱抗震性能尺寸效应研究[D].北京:北京建筑大学,2022.
[9] 宗 定.弯剪破坏型RC柱的剩余承载力评估方法研究[D].西安:西安工业大学,2024.
[10] 马泽峰,陆洲导,余江滔,等.高强混凝土扁柱拟静力试验[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1(5):652-658.
[11] 商兴艳,余江滔,马泽峰.地震力作用角度对短肢剪力墙抗震性能的影响[J].结构工程师,2013,29(2):75-80.
[12] 李莹辉,蒋欢军.型钢混凝土剪力墙基于性能的有害层间位移角限值研究[J].结构工程师,2020,36(3):19-27.
[13] 陆征然,赵婉东,郭 超.基于BP神经网络的缺陷CFST短柱承载力预测[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37(4):702-708.
[14] 黄永安,张超凡.外方内双圆箍筋约束高强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工业建筑,2019,49(6):87-93.
[15] 姜 磊,郑春梅,冯丽娜.恢复力模型中求突变折点的一种新方法[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20,40(2):171-176.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黄凯,陈潇魁,王雷.丁字销键拉结加固干砌条石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6,(06):195.[doi:10.3969/j.issn.1672-1144.2016.06.038]
[2]刘志峰,王同珍,罗征.钢筋混凝土矩形空心墩延性能力数值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8,(06):72.[doi:10.3969/j.issn.1672-1144.2018.06.014]
[3]张军,张辰.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半刚性节点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8,(06):185.[doi:10.3969/j.issn.1672-1144.2018.06.035]
[4]贾金青,毛鹏飞,张丽华,等.后掺骨料混凝土框架边节点恢复力模型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20,(03):155.[doi:10.3969/j.issn.1672-1144.2020.03.028]
[5]张小龙,田甜.钢管混凝土组合桥墩和钢筋混凝土桥墩抗震性能对比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20,(03):228.[doi:10.3969/j.issn.1672-1144.2020.03.039]
[6]贾金青,杜佳篧,张丽华.后掺骨料混凝土中长柱恢复力模型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22,(04):176.[doi:10.3969/j.issn.1672-1144.2022.04.026]

备注/Memo

备注/Memo:
收稿日期:2024-11-27     修稿日期:2024-12-30
基金项目:上海市2023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项目/低碳建造(23DZ1202304)
作者简介:马泽峰(1979—),男,博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结构抗震与加固改造研究工作。E-mail:zefeng_ma@arcplus.com.cn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190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