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嘉琪,彭有开,于连奎,等.冷库大跨度预应力无梁楼盖竖向地震作用下动力响应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24,(03):158-166.[doi:10.3969/j.issn.1672-1144.2024.03.021]
点击复制

冷库大跨度预应力无梁楼盖竖向地震作用下动力响应研究()
分享到: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ISSN:1672-1144/CN:61-1404/TV]

卷:
期数:
2024年03期
页码:
158-166
栏目:
出版日期:
2024-06-30

文章信息/Info

作者:
王嘉琪12彭有开12于连奎3李正4
1.北京建筑大学工程结构与新材料北京市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北京100044;2.北京建筑大学大型多功能振动台阵实验室,北京102616;3.华商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北京100069;4.防灾科技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河北三河065201
关键词:
冷库大跨度预应力无梁楼盖竖向地震作用动力响应
分类号:
TU375.2;TU378.5
DOI:
10.3969/j.issn.1672-1144.2024.03.021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为研究冷库板柱-抗震墙结构大跨度预应力无梁楼盖在竖向地震作用下动力响应规律,以上海某冷库工程简化模型为分析对象,首先采用YJK软件进行结构设计,之后采用ABAQUS软件进行静力加载与动力时程分析,考虑多遇地震三向输入、罕遇地震水平双向输入、罕遇地震竖向输入、罕遇地震三向输入地震波等工况,分析结构塑性损伤、各楼层竖向加速度分布、各层柱子轴力、板柱节点冲切力、竖向地震作用等,总结竖向地震影响系数与动力系数的规律。结果表明,竖向地震增加了板柱节点的破坏程度;竖向地震作用下大跨度预应力无梁楼盖各点竖向加速度并非均匀;三向罕遇地震工况下柱轴力与板柱节点冲切力增加显著;竖向罕遇地震工况下结构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为0.556,动力系数沿高度变化规律与地震波频谱特性有关,最大值达3.89。设计中可根据分析结果采取差异化增强重点部位承载力与抗震性能的措施。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王建东,韩 侃.华辰冷库结构设计[J].建筑结构,2017,47(S2):139-142.
[2] 徐佳能,陈跃熙,陈 胜,等.现代超大型高层冷库预应力无梁楼盖结构施工关键技术[J].施工技术,2021,50(11):146-148,164.
[3] 周 勇,于连奎,崔 芳,等.大跨度预应力平板在土建冷库中的应用[J].冷藏技术,2023,46(2):36-39.
[4] 王顺礼.不平衡弯矩下板柱节点受弯性能参数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6,14(6):54-58.
[5] 王 璐,薛彦涛,王翠坤.板柱结构体系与板柱节点研究的新进展[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17,39(2):1-10.
[6] 李 萌,徐梁博,张 婕,等.带暗梁厚板柱节点抗冲切性能试验研究[J].铁道建筑技术,2023(12):1-5,40.
[7]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S].2015年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8]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S].2016年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9] 冷库设计标准:GB50072—2021[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1.
[10] 周正华,周雍年,卢 滔,等.竖向地震动特征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3,23(3):25-29.
[11] BozorgniaY,CampbellKW.Thevertical-to-horizontalresponsespectralratioandtentativeproceduresforde-velopingsimplifiedV/H andverticaldesign spectra[J].JournalofEarthquakeEngineering,2004,8(2):175-207.
[12] 韩建平,周 伟.汶川地震竖向地震动特征初步分析[J].工程力学,2012,29(12):211-219.
[13] 李 宁,刘洪国,刘 平,等.近断层竖向地震动特征统计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2020,53(10):120-128.
[14] 易伟建,王维一.近场区竖向地震动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J].土木工程学报,2012,45(10):81-88.
[15] 陈才华,王翠坤,张 宏,等.振动台试验对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启示[J].建筑结构学报,2020,41(7):1-14.
[16] 高华国,张令心,李 行,等.大比例尺剪力墙住宅楼抗震性能振动台试验研究[J].振动与冲击,2022,41(12):117-124.
[17] 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图表示方法及构造详图:06SG429[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18]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92—2004[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19] 张 帆.基于分层壳单元的剪力墙抗震结构体系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D].沈阳:沈阳建筑大学,2011.
[20] 过镇海,混凝土的强度和本构关系[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1] McKennaFT.Object-orientedfiniteelementprogram-ming:frameworksforanalysis,algorithmsandparallelcomputing[D].Berkeley: UniversityofCalifornia,Berkeley,1997.
[22] CloughRW.Effectofstiffnessdegradationonearth-quakeductilityrequirements[R].Berkeley:UniversityofCalifornia,Berkeley,1966.
[23] 刘伯权,白绍良,徐云中,等.钢筋混凝土柱低周疲劳性能的试验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8(4):82-89.
[24] 曲 哲,叶列平.基于有效累积滞回耗能的钢筋混凝土构件承载力退化模型[J].工程力学,2011,28(6):45-51.
[25] 季 静,欧子健,吴梓楠,等.基于构件的结构抗震性能评估平台开发及工程应用[J].建筑结构,2023,53(6):83-89.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白浪峰.大跨度公路隧道机械化施工参数优化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9,(05):199.[doi:10.3969/j.issn.1672-1144.2019.05.034]
[2]王宗镇,彭有开.地震作用下冷库外围护砌体墙平面外动力响应规律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24,(01):148.[doi:10.3969/j.issn.1672-1144.2024.01.020]

备注/Memo

备注/Memo:
收稿日期:2024-01-29     修稿日期:2024-02-2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608027)
作者简介:王嘉琪(1999—),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板柱节点抗震。E-mail:877164376@qq.com
通讯作者:彭有开(1987—),男,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混凝土结构抗震研究工作。E-mail:pengyoukai@bucea.edu.cn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190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