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苏广宇,许士国,蒲红杰,等.水库消落区湿地化改造技术及植被改善效应[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22,(01):68-72.[doi:10.3969/j.issn.1672-1144.2022.01.010]
点击复制
水库消落区湿地化改造技术及植被改善效应(
)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ISSN:1672-1144/CN:61-1404/TV]
- 卷:
-
- 期数:
-
2022年01期
- 页码:
-
68-72
- 栏目:
-
- 出版日期:
-
2022-02-28
文章信息/Info
- 作者:
-
苏广宇1; 许士国1; 蒲红杰1; 谢楚依2
-
1.大连理工大学 水利工程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4; 2.梧州水利电力设计院,广西 梧州 543002
- 关键词:
-
消落区; 湿地化改造; 植被改善; 植物物种; NDVI
- 分类号:
-
X52
- DOI:
-
10.3969/j.issn.1672-1144.2022.01.010
- 摘要:
-
受水位波动的影响,水库消落区普遍存在植被退化问题,这一问题在北方水库尤为突出。消落 区湿地化改造是针对消落区的植被退化问题通过持续的水分补给构建稳定的湿地生态系统,实现对落 干消落区植被覆盖度和生物量的提高。以碧流河水库蛤蜊河入库口旁侧消落区为研究对象,开展消落 区湿地化改造的实例研究,通过对比工程前后植物物种和 NDVI变化,分析其对区域植被的影响。研究 结果表明:湿地化改造提高了区域植物物种多样性;充分的水分补给使得植物物种由喜旱植物为主向喜 湿植物为主转变;2019年区域 NDVI平均值相比于 2015年增长 14.59%,方差降低 46.8%,工程实施后 消落区植被的覆盖度和均匀度得到提高。消落区湿地化改造能够有效改善消落区在落干时期植被条 件,是改善消落区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张志永.三峡水库消落区、河岸带土壤和植被特征差 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8.
[2] 潘晓娇.三峡水库消落区一年生优势植物种子(果实) 耐淹机制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6.
[3] 郝艳龙,高 芳,刘正学,等.三峡水库自然修复消落区 适宜植物青蒿时空变化———以重庆市万州区新田镇谭 绍村为例[J].三峡生态环境监测,2017,2(3):17-24.
[4] 黄文虎,陈 林,杨昌定.水库消落区的水环境综合治 理设计思路初探[J].水电站设计,2017,33(4):83-86.
[5] 张志永.三峡水库消落区、河岸带土壤和植被特征差 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8.
[6] 张立冬.3种三峡水库消落区多年生草本植物生理生 化适应机制研究[D].重庆:重庆三峡学院,2018.
[7] 郝艳龙.三峡水库消落区适宜植物配置模式研究[D]. 重庆:重庆三峡学院,2019.
[8] 翟文雅,伊若辰,黎子豪,等.基于水位梯度变化的消 落带城市段植被景观修复策略———以重庆市南岸区 为例[J].园林,2020(8):56-60.
[9] 朱晨莹.水库入流消落区环境特征及水质净化技术研 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9.
[10] 马令潇,汪天祥,胡素端,等.冰封期水库气温及其冰 厚、冰冻天数响应特征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 报,2020,18(2):250-255.
[11] 赵明亮.淹水梯度对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生态系统 碳交换的影响[D].重庆:西南大学,2021.
[12] 冯树林,李博渊,吕国利,等.紫穗槐幼苗不同生长阶 段叶水势对干旱胁迫与复水的响应特征[J].草地学 报,2020,28(5):1363-1371.
[13] 易 雪,杨 森,刘鸣彦,等.辽宁省植被覆盖度时空 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干旱气象, 2021,39(2):252-261.
[14] 徐涵秋.Landsat8热红外数据定标参数的变化及其 对地表温度反演的影响[J].遥感学报 ,2016,20 (2):229-235.
[15] 易 扬,胡昕利,史明昌,等.基于 MODISNDVI的长 江中游区域植被动态及与气候因子的关系[J].生态 学报,2021,41(19):7796-7807.
[16] 葛 东,魏新光,景竹然,等.基于 SPEI指数的东北玉 米种植区春玉米生长季干旱演变特征[J].水利与建 筑工程学报,2020,18(4):41-47.
[17] 丁 蕾.东北草地生产能力模拟与时空变化分析 [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21.
备注/Memo
- 备注/Memo:
-
收稿日期:2021-09-21 修稿日期:2021-10-22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04009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879031)
作者简介:苏广宇(1990—),男,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水库水环境治理。E-mail:sugy@mail.dlut.edu.cn
通讯作者:许士国(1958—),男,博士,教授,博导,主要从事水环境治理方面的研究工作。E-mail:sgxu@dlut.edu.cn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2-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