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张皓清,贾永刚,王凯歌,等.水体沉积物中内源污染物释放研究进展[J].应用化工,2020,49(3):750-754.
[2] 王 曦,崔娅茹,甘治国,等.北疆供水工程主干渠突发水污染事故污染物运移扩散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21,19(1):237-242.
[3] 王 菲,王贤平.三种絮凝剂对疏浚淤泥脱水降污特性的影响-以武汉市官桥湖底泥为例[J].水利水电快报,2021,42(3):61-64.
[4] 杨代亮.河道生态清淤及淤泥处理技术探讨[J].科学技术创新,2018(18):99-100.
[5] 胡孝彭,郭建军,张艳梅,等.重庆永川区城区河道疏浚淤泥处置问题的探讨[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7,15(4):168-171.
[6] 叶建桃.河道清淤疏浚施工技术控制措施探讨[J].珠江水运,2018(24):94-95.
[7] 刘既明,朱 伟,吴思麟.福岛核泄漏引发河湖库底泥污染及处置:实例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9,41(7):1303-1310.
[8] 赖佑贤,闫晓满.河湖污染底泥处理技术[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7.
[9] DingSM,ChenM S,GongM D,etal.Internalphos-phorusloadingfrom sedimentscausesseasonalnitrogenlimitationforharmfulalgalblooms[J].ScienceoftheTo-talEnvironment,2018,625:872-884.
[10] 李 敏,张冠卿,张会文,等.不同污染类型底泥处理方式研究[J].人民黄河,2021,43(1):103-108.
[11] 董波,吴慧芳,张国庆,等.河湖底泥污染物及其原位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J].广东水利水电,2020(12):13-18.
[12] 胡易坤,刘 超,吴林骏,等.水体底泥污染物理覆盖材料选择及其污染阻断效果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20,48(11):67-70.
[13] 白若男.污染底泥控制技术发展综述[J].中国环保产业,2021(2):56-60.
[14] 夏 蕾.功能土原位覆盖抑制黑臭水体底泥磷释放[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17.
[15] 王 菲,沈征涛,王海林,等.水泥固化/稳定化场地污染土的效果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18,40(3):540-544.
[16] 夏威夷,杜延军,冯亚松,等.重金属污染场地原位固化稳定化修复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7,36(11):2839-2849.
[17] 夏威夷,王 栋,朱 迟,等.新型固化剂修复复合污染土壤室内试验研究[J].环境科技,2021,34(1):1-7.
[18] 潘 涛,齐 臖,吴 琼,等.北运河流域河流沉积物中氮磷污染物释放规律[J].中国环境监测,2019,35(1):51-58.
[19] 杨烨烨,王 华,闫怀宇,等.潮汐作用对通江湖泊重金属镉的三相分布特征影响[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8,35(12):22-27.
[20] 黄建枝,葛小鹏,杨晓芳,等.利用环形槽研究再悬浮条件下凉山河底泥沉积物中重金属的迁移与分布[J].科学通报,2012,57(21):2015-2021.
[21] 占鑫杰,许小龙,等.河道底泥污染物释放特性及控制研究[R].南京: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2019.
[22] 胡国华,赵沛伦,肖翔群.黄河泥沙特性及对水环境的影响[J].水利水电技术,2004,35(8):17-20.
[23] 水质总磷的测定钼酸铵分光光度法:GB11893—89[S].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