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谷秋成,郑争锋.邻近基坑对某边坡稳定性影响机制及对策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21,(01):96-101.[doi:10.3969/j.issn.1672-1144.2021.01.016]
点击复制

邻近基坑对某边坡稳定性影响机制及对策研究()
分享到: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ISSN:1672-1144/CN:61-1404/TV]

卷:
期数:
2021年01期
页码:
96-101
栏目:
出版日期:
2021-02-28

文章信息/Info

作者:
谷秋成1郑争锋2
1.中国华电香港有限公司,北京100035;2.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71
关键词:
边坡地层变形破坏稳定状态结构内力安全控制
分类号:
TU457
DOI:
10.3969/j.issn.1672-1144.2021.01.016
摘要:
依托印尼某火电厂A2—A4区边坡问题,利用地层空间结构、施工动态影响数值仿真、监测数据的综合分析,探讨不同区域边坡的失稳机理、加固措施的有效性和加固条件下坡体的稳定状态,形成如下结论:该区边坡的稳定性主要受土岩界面、全风化泥岩和煤层等软弱层的切穿暴露或扰动软化控制,主要为牵引滑移模式。边坡开挖和基坑开挖过程中需要注意溢出点水的及时疏排,尽量避免坡脚浸水软化。严禁未施工边坡,先开挖基坑;开挖施工前应及时加固边坡,加固体进入煤层软弱夹层一定深度,形成有效阻滑;基坑支护必须重视,尽量避免基坑侧壁失稳造成的边坡次生灾变。边坡应该通过勘察、设计、施工、监测和管理的阶段安全目标实现过程安全控制。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谭捍华,李宗鸿,彭 澍,等.中等倾角顺层边坡地下开挖失稳模式研究[J].工程勘察,2020,48(5):6-10.
[2] 姚裕春.边坡开挖工程活动对环境影响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5.
[3] 肖安斌,陈 伟,吴廷尧,等.锚碇深基坑开挖过程边坡动态变形及稳定性演化规律研究[J].公路,2020,65(4):216-220.100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第19卷
[4] 朱泽奇.坚硬裂隙岩体开挖扰动区形成机理研究[D].武汉: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8.
[5] 李兆平,张 弥,王连俊.考虑开挖扰动和基质吸力影响的基坑边坡安全性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0(5):16-20,82.
[6] 张亚奎.深基坑开挖对近邻建筑物变形影响的研究[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03.
[7] 武亚军.基坑工程中土与支护结构相互作用及边坡稳定性的数值分析[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3.
[8] 黄春娥,龚晓南.条分法与有限元法相结合分析渗流作用下的基坑边坡稳定性[J].水利学报,2001(3):6-10.
[9] 黄春娥,龚晓南,顾晓鲁.考虑渗流的基坑边坡稳定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2001(4):98-101.
[10] 赵 杰,邵龙潭.基坑土钉支护边坡有限元稳定性分析方法探讨[J].岩土力学,2008(6):1654-1658.
[11] 杨龙才,王炳龙,周顺华,等.基坑边坡变形和稳定性的离心试验研究[J].上海铁道大学学报,2000(10):100-105.
[12] 王鑫平.砂卵石堆积层浅埋暗挖法隧道近距离下穿深基坑技术研究与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4):92-93.
[13] 张茜珍,刘 昕.半盖挖法在地铁车站基坑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5,13(2):207-211,217.
[14] 李欢秋,吴祥云,明治清,等.基坑附近楼房基础综合托换及边坡加固技术[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1):153-156.
[15] 王朝东,夏 祥.喷锚支护在深基坑工程中的应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S1):2490-2492.
[16] 王定军,段 罗,王举伟,等.淤泥质软土基坑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其加固方案研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8,21(3):102-106.
[17] 张向阳,李欢秋,吴祥云,等.不良地质环境中基坑边坡加固技术分析及其应用[J].岩土力学,2007,28(S1):663-668.
[18] 田 军,秦福宋.武昌两湖泵站深基坑边坡加固的设计与施工[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5(S1):52-54.
[19] 刘 峻,王京红.中国驻新加坡新建使馆工程基坑边坡加固技术[J].建筑施工,2002(6):447-449.
[20] 肖武权,冷伍明,律文田.某深基坑支护结构内力与变形研究[J].岩土力学,2004(8):1271-1274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杨春发,张俊利.福建省房前屋后典型边坡滑动面探测及稳定性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2,(06):168.
[2]肖志愿,徐林,姚元成,等.格里桥水电站工程关键技术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4,(06):93.
[3]李勇.垃圾填埋场边坡动力响应时程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4,(06):102.
[4]张志沛,高旭和.基于MIDAS/GTS的黄土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及应用[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6,(02):182.[doi:10.3969/j.issn.1672-1144.2016.02.036]
[5]李亚军,王东英.基于强度参数非等比例相关折减的边坡下滑推力求[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6,(05):45.[doi:10.3969/j.issn.1672-1144.2016.05.009]
[6]李永亮,周国胜,李永鹏.有限元强度折减法边坡失稳判据的适用性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8,(05):125.[doi:10.3969/j.issn.1672-1144.2018.05.023]
[7]陈龙,刘成禹,林雪彬,等.考虑桩后及桩侧土拱间相互作用的合理桩间距[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8,(06):12.[doi:10.3969/j.issn.1672-1144.2018.06.003]
[8]董建军,王思萌,杨晓萧,等.基于非饱和-饱和渗流的降雨入渗边坡稳定性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8,(06):99.[doi:10.3969/j.issn.1672-1144.2018.06.019]
[9]吴昊城,王浩,戴旭明,等.工程高边坡开挖治理过程定量风险评估[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8,(06):134.[doi:10.3969/j.issn.1672-1144.2018.06.025]
[10]马冲,邢天海,郑有雷,等.近断层地震动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9,(01):49.[doi:10.3969/j.issn.1672-1144.2019.01.008]

备注/Memo

备注/Memo:
收稿日期:2020-10-18     修稿日期:2020-11-09
作者简介:谷秋成(1979—),男,河北衡水人,硕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海外水电、火电工程的设计、前期开发和基建管理工作。E-mail:12151932@qq.com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1-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