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刘楠.铜川市南移村窑居村落保护与利用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9,(02):245-250.[doi:10.3969/j.issn.1672-1144.2019.02.045]
点击复制

铜川市南移村窑居村落保护与利用研究()
分享到: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ISSN:1672-1144/CN:61-1404/TV]

卷:
期数:
2019年02期
页码:
245-250
栏目:
出版日期:
2019-04-30

文章信息/Info

作者:
刘楠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陕西西安710055
关键词:
下沉式窑洞乡村旅游民居更新设计保护与利用
分类号:
TU444
DOI:
10.3969/j.issn.1672-1144.2019.02.045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下沉式窑洞是利用黄土直立性特点修建的一种地下民居结构,具有冬暖夏凉、建设成本低等优点,是近代黄土高原地区农村民居常见的建筑形式。随着乡村旅游的悄然兴起,旅游收入已经成为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如何保护和利用传统村落带动乡村旅游业快速发展,是建筑界研究的重点课题。以铜川市南移村传统窑洞村落民居空间的更新设计为依托,采用全面分析与典型实例分析相结合、比较研究和多角度分析研究相结合,本着修旧如旧,有机更新的设计原则,研究传统窑居村落保护与利用的可行途径,对于类似传统民居村落保护和利用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赵红梅.论旅游文化———文化人类学视角[J].旅游学刊,2014,29(1):16-24.
[2] 牟红.乡村旅游生态机能恢复与原生价值建构——— 田园牧歌式乡村的消失与再生[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3(3):98-103.
[3] 王小明.传统村落价值认定与整体性保护的实践和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2):156-160.
[4] 刘馨秋,王思明.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农史,2015(4):99-110.
[5] 程堂明,卢凯,陶冠军.记忆传承乡愁文化保护发展传统村落———以龙潭肖村保护发展方法探索为例[J].小城镇建设,2016(7):33-43.

备注/Memo

备注/Memo:
收稿日期:2018-10-24 修稿日期:2018-12-01作者简介:刘楠(1992—),女,陕西铜川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E-mail:632146363@qq.com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19-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