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杨凯,郭鑫,孟瑶琳.基于地震剪力折减系数的减震主体结构设计方法[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8,(01):48-53.[doi:10.3969/j.issn.1672-1144.2018.01.009]
点击复制
基于地震剪力折减系数的减震主体结构设计方法(
)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ISSN:1672-1144/CN:61-1404/TV]
- 卷:
-
- 期数:
-
2018年01期
- 页码:
-
48-53
- 栏目:
-
综合与交叉研究
- 出版日期:
-
2018-01-22
文章信息/Info
- 作者:
-
杨凯1; 郭鑫1; 孟瑶琳2
-
1.上海上材减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200437;2.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陕西西安710018
- 关键词:
-
附加阻尼比; 剪力折减系数; 减震主体结构
- 分类号:
-
TU973
- DOI:
-
10.3969/j.issn.1672-1144.2018.01.009
- 文献标志码:
-
A
- 摘要:
-
目前减震主体结构的设计主要基于附加阻尼比修正法。考虑到附加阻尼比方法存在的问题,
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地震剪力折减系数的方法来计算减震主体结构,并结合一个工程案例,阐述了运用方
法进行减震主体结构设计的全过程,并证实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该设计思路对后续类似的工
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YaoJTP.Conceptofstructuralcontrol[J].Journalofthe
StructuralDivision,1972,98(7):1567-1574.
[2] 吴曼林,谭平,叶茂.建筑工程中结构振动控制研
究应用综述[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09,7(4):19-
26.
[3] 周云.金属耗能减震结构设计[M].武汉:武汉理工
大学出版社,2006.
[4] 成晓奕,冯志杰.防屈曲支撑结构的专利技术发展概况
[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7,15(1):185-192.
[5] 翁大根,张超,吕西林,等.附加黏滞阻尼器减震结构
实用设计方法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2,31(21):80-
88.
[6] 李宏男,曲激婷.基于遗传算法的位移型与速度型阻尼
器位置优化比较研究[J].计算力学学报,2010,27(2):
252-257.
[7]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抗震设计规
范:GB50011—2010[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8]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消能减震设
计规程:JGJ297—2013[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社,2013.
[9] 刘文锋,李建峰.消能减震结构设计的阻尼比研究[J].
世界地震工程,2005,21(2):80-84.
[10] 王奇,干钢.基于线性化等效方法的消能减震结
构有效附加阻尼比计算[J].建筑结构学报,2012,33
(11):46-52.
[11] 巫振弘,薛彦涛,王翠坤,等.多遇地震作用下消能减
震结构附加阻尼比计算方法[J].建筑结构学报,2013,
34(12):19-25.
[12] 丁永君,刘胜林,等.粘滞阻尼结构小震附加阻尼比计
算方法的对比分析[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17,39
(1):78-83.
[13] 翁大根,李超,等.减震结构基于模态阻尼耗能的附
加有效阻尼比计算[J].土木工程学报,2016,49(S1):
1-7.
[14] 杨小卫,许君风,胡江春.影响RC框架结构抗地震倒
塌能力的因素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6,14
(6):30-34.
[15] 高性能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软件PKPM-SAUSAGE用
户手册V1.0[M].广州:广州建研数力建筑科技有限
公司,2014.
备注/Memo
- 备注/Memo:
-
收稿日期:2017-09-24 修稿日期:2017-10-19
作者简介:杨凯(1990—),男,安徽合肥人,工程师,主要从事建筑振动控制工作。E-mail:yangkaitotongji@163.Com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18-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