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房佩贤,卫中鼎,廖资生.专门水文地质学[M].北京:
地质出版社,1996.
[2] 孙振洋,刘贯群.中煤平朔三号井工矿水化学特征及水文
地质条件的反映[J].中国煤炭地质,2011,23(4):3640.
[3] 陈立,万力,张发旺,等.焦作矿区含水岩组间水力
联系特征[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5,13(2):330
333.
[4] 吴铁卫,刘士君,张冀,等.鹤岗矿区新陆煤矿主要含
水层之间水力联系分析[J].中国煤炭地质,2016,28
(1):4447.
[5] 徐树媛.李雅庄矿区地下水水化学及环境同位素特征
研究[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3,11(2):5770.
[6] 张晓亮,景剑峰,侯玉新,等.山西长治南部经坊煤矿奥
陶系峰峰组水文地质条件分析[J].中国煤炭地质,
2014,26(1):3438.
[7] 沈丽娟.山西庞庞塔矿地下水化学特征及含水层间水
力联系分析[J].中国煤炭地质,2013,25(2):3247.
[8] 褚彦德.金能煤业分公司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分析[J].
中国煤炭地质,2013,33(6):4650.
[9] 李强.运城市地热水水化学特征及评价研究[J].水
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5,13(5):127130.
[10] 朱春孝,谢配红,刑立婷,等.西北半干旱地区大水矿
床成因机制—以锦界煤矿为例[J].水利与建筑工程
学报,2013,11(6):1115.
[11]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煤矿库水文地质、工程
地质及环境地质勘查评价标准:MT/T1091-2008[S].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8.
[12]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煤矿床水文地质勘查工程质量标
准:MT/T1163-2011[S].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2011.
[13] 邵军战,周士荣.罗园井田水文地质特征及矿井涌水
量预测[J].中国煤炭地质,2008,20(5):3236.
[14] 邵军战.单井稳定流抽水试验中水位恢复曲线的作用
分析[J].中国煤炭地质,2013,25(10):3135.
[15] 山西省煤炭地质114勘查院.山西省沁水煤田固县勘
查区煤炭详查地质报告[R].山西:山西省煤炭地质
114勘查院,2013.
[16] 杜朝敏,司鹏昭.寿阳段王煤矿奥灰岩溶水富水性研
究[J].中国煤炭地质,2008,20(8):3134.
[17] 徐彭远,姚多喜,高红远.淮北矿区五沟煤矿太原组上
段灰岩岩溶裂隙水富水性及径流特征[J].中国煤炭
地质,2012,24(4):3841.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朱春孝,谢配红,邢立亭,等.西北半干旱地区大水矿床成因机制——以锦界煤矿为例[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3,(06):11.
[2]肖传宁,刘承磊,李连营,等.天津地区微水试验求取含水层渗透系数的应用[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21,(03):252.[doi:10.3969/j.issn.1672-1144.2021.03.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