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磊.基于实测数据的新旧高路堤加筋影响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6,(03):172-176.[doi:10.3969/j.issn.1672-1144.2016.03.032]
点击复制

基于实测数据的新旧高路堤加筋影响研究()
分享到: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ISSN:1672-1144/CN:61-1404/TV]

卷:
期数:
2016年03期
页码:
172-176
栏目:
出版日期:
2016-06-30

文章信息/Info

作者:
李磊
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山西太原030006
关键词:
高路堤加筋作用位移
分类号:
U416.1+2
DOI:
10.3969/j.issn.1672-1144.2016.03.032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高填路堤在山区及沟谷发育地区应用频繁,关于加宽路堤施工和运营期的边坡破坏和沉降差 异是工程常见问题之一。通过对某公路项目加宽高路堤施工和运营阶段监测,研究了高路堤扩建的加 筋作用机理与效果,试验将加宽路堤分为两个平台,分层铺设土工格栅,监测路堤沉降和边坡的侧向位 移以及格栅的应变规律。结果表明,新旧路堤结合附近土工格栅变形最大,约0.41%,路基边坡变形在 填高1/2附近最活跃,地基沉降呈“马鞍形”发展。加筋作用提高了新旧路堤土层的联系,路堤侧向位移 最大减小17%,土压力减小28kPa,边坡稳定性得到增强。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刘白文,周建.土工格栅与土界面作用特性试验研究 [J].岩土力学,2009,30(4):965-970.
[2] 申俊敏.加筋高填方路堤滑动面特性数值分析[J].公 路,2014(6):27-31.
[3] 周恒,陈征.软土地段新旧路堤相互作用影响有限 元分析[J].路基工程,2007(6):49-50.
[4] 李艳明,左杨.指数曲线拟合和Asaoka法拟合组合推 算路基最终沉降[J].山西交通科技,2010(1):7-8.
[5] 崔志方.沉降预测模型在高填方路堤中的应用研究 [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1,9(6):62-63,101.
[6] 余洁,刘云贺,秦浩,等.土工织物加筋软土路堤的 位移影响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09,7(2): 22-25.
[7] 匡星.高路堤路基沉降变形预测方法比较[J].湖南 交通科技,2013,39(2):69-72.
[8] 韩君良,赵岩.高路堤侧向位移沉降特性分析[J].武 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2,36(1): 165-167.
[9] 张卫兵,唐莲.黄土高路堤沉降过程及变形规律的原 位试验研究[J].中外公路,2012,32(1):28-33.
[10] 陈毅,郑乾,王军军,等.土工合成材料在桩承式 加筋路堤中的应用现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11,9(6):29-32.
[11] 吴跃东,李晓峰.气泡混合轻质土置换高速公路路堤 工后沉降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3,11(6): 16-19,67.
[12] 李华,洪宝宁,丁志宇,等.不同材料填筑顺序对高 填方路堤稳定性影响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13,11(3):19-22.
[13] 陈刚,洪宝宁,徐奋强.软土路堤柔性桩复合地基工 作机理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3,11(6): 45-49.
[14] 罗茂盛,郭子仪,范振华.西部黄土地区高填深挖路基 施工监测研究[J].交通科技,2011(5): 50-53.

备注/Memo

备注/Memo:
收稿日期:2016-01-27 修稿日期:2016-03-10 作者简介:李磊(1983—),男,河北邯郸人,工程师,主要从事公路路线路基工程的勘察设计工作。E-mail:gghope@qq.com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190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