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周维博,李佩成.渠井结合灌区节水灌溉的有效途径
[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4,10,35(5-6):473-475.
[2] 苏旭.北方地区井渠结合灌溉浅议[J].水利科技与
经济,2009,15(10):918-919.
[3] 王明.浅析泾惠渠灌区地下水采补失衡区形成原因
及防治对策[J].陕西水利,2012(3):127-128.
[4] 刘燕,朱红艳.泾惠渠灌区水环境劣变特征及地下水
调蓄能力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1,27(6):19-24.
[5] 李建承,魏晓妹,邓康婕.基于地下水均衡的灌区合理
渠井用水比例[J].排灌机械工程学报,2015,33(3):
260-266.
[6] 杨海乐,黄心一,杨爱辉,等.流域过境水对流域水循环
的影响———以太湖流域地表水平衡为例[J].长江流域
资源与环境,2013,22(4):426-432.
[7] 崔琬茁,张弘,刘韬,等.二元水循环理论浅析[J].
东北水利水电,2009(9):7-8.
[8] 邹进,张友权,潘锋.基于二元水循环理论的水资
源承载力质量能综合评价[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4,23(1):117-123.
[9] 刘燕,朱红艳.泾惠渠灌区水环境劣变特征及地下水
调蓄能力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1,27(6):19-24.
[10] 李萍,魏晓妹,降亚楠,等.关中平原渠井双灌区地
下水循环对环境变化的响应[J].农业工程学报,2014,
30(18):123-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