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陈栋,宋力,李瑶亮,等.部分翼缘加强型钢板混凝土连梁的有限元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5,(01):92-97.
点击复制
部分翼缘加强型钢板混凝土连梁的有限元分析(
)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ISSN:1672-1144/CN:61-1404/TV]
- 卷:
-
- 期数:
-
2015年01期
- 页码:
-
92-97
- 栏目:
-
- 出版日期:
-
2015-02-28
文章信息/Info
- 作者:
-
陈栋;宋力;李瑶亮;王怀亮;
-
大连大学材料破坏力学数值试验研究中心;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大连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 关键词:
-
钢板混凝土连梁; 翼缘; 应力分布; 荷载-位移曲线; 梁端转角
- 文献标志码:
-
A
- 摘要:
-
通过Abaqus建立钢板混凝土连梁模型对原始实验[1]进行模拟分析,分析结果与原始实验吻合良好,有限元分析表明:钢板混凝土连梁的墙梁连接处钢板的边缘在剪拉应力的作用下率先进入屈服,而配有工字型截面的型钢混凝土连梁其翼缘并不能沿跨度全部发挥作用,因此提出了在钢板混凝土连梁的钢板端部增加翼缘板形成部分翼缘加强型钢板混凝土连梁的思想,为了探究这种新型组合连梁的加强翼缘的几何尺寸对模型的力学性能的影响,以翼缘板的长、宽、高建立三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分析,并通过有限元程序对其进行初步设计与分析。结果显示这种组合连梁在提高连梁承载力与改善钢板应力分布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分析结果表明:增加翼缘长度、宽度与厚度对均能改善钢板应力分布,但增加翼缘厚度对改善应力分布效果不明显。随翼缘板的长度、宽度、厚度的增加,模型承载力以及梁端转角逐渐增大;但是随着翼缘厚度增加,模型承载力提高以及梁端转角增加效果不显著。更多还原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张刚.钢板混凝土连梁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D].北
京:清华大学,2005.
[2] GongB,ShahroozBM.Steel-concretecompositecoupling
bemas—behavioranddesign[J].EngineeringStructures,
2001,23(11):1480-1490.
[3] GongB,ShahroozBM.Concrete-steelcompositecoupling
beamsⅡ:subassemblytestinganddesignverification[J].
JournalofStructuralEngineering.ASCE,2001,127(6):632-
638.
[4] 贾连光,姜勇,刘鑫,等.内置钢板的连梁与剪力墙
节点试验[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9
(3):446-453.
[5] 史庆轩,田建勃,王南,等.钢-混凝土组合连梁研究
现状及其发展[J].建筑结构,2014,44(9):1-8.
[6] 侯炜.钢板混凝土组合连梁抗震性能研究进展[J].
结构工程师,2013,29(5):188-195.
[7] 芦学磊.削弱型钢连梁抗震性能及其对剪力墙的影响
[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
筑工业出版社,2010.
[9] BirtelV,MarkP.ParameterisedFiniteElementModellingof
RCBeamShearFailure[M].ABAQUSUsers’Conference,
2006.
[10] 潘鹏,曲哲.城市区域建筑震害预测程序[EB/
OL].http://www.luxinzheng.net/download/PQFiber/Man-
ual.htm.
[11] 李红,安建利,姜维山.型钢与混凝土粘结性能的实
验研究[J].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3,26(增
刊):124-223.
[12] 杨勇,薛建阳,赵鸿铁.考虑粘结滑移的型钢混凝土
结构ANSYS模拟方法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
报:自然科学版,2006,38(3):302-310.
[13] 薛建阳,赵鸿铁.型钢混凝土粘结滑移理论及其工程
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14] ABAQUSTheoryManual,Version6.11[M].ABAQUS
Inc.USA,2007.
[15] 邓一之.不同形式连梁抗震性能分析设计[D].长沙:
湖南大学,2013.
[16] 王丽,苏明周,徐明.刚连梁剪切屈服型混合联肢
墙体系节点滞回性能有限元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
程学报,2011,9(2):48-52.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190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