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JGJ/T98-2010.砌
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社,2010.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JGJ/T98-2000.砌筑砂浆配合
比设计规程[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JGJ55-2011.普通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社,2011.
[4] 章祈锡.鲍罗米公式中回归系数A、B值的探讨[J].混
凝土,2001,(1):2124.
[5] 李亚杰.建筑材料[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0:124126.
[6] 沈旦申.粉煤灰混凝土[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1989.
[7] 赵立群,张鑫.脱硫粉刷石膏的研制[J].粉煤灰,
2006,18(3):2223.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张会芝,刘纪峰.配合比对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的影响[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2,(05):14.
[2]陈树建,翟爱良,赵爱华,等.含水率对再生砖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规律试验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3,(04):21.
[3]谷佳瑞,王仲刚.海水集料混凝土的研究进展[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7,(04):58.[doi:10.3969/j.issn.1672-1144.2017.04.011]
[4]吴勇,毛宝地,梁凯轩,等.高寒高海拔地区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20,(05):156.[doi:10.3969/j.issn.1672-1144.2020.05.027]
[5]孟浩,韦俊,周谦祥,等.古塔砌筑灰浆力学性能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21,(03):188.[doi:10.3969/j.issn.1672-1144.2021.03.029]
[6]何怀光,陈星佑,张聪,等.洞庭湖淤泥烧结轻质骨料制备驳岸砌块设计与配合比优化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22,(02):153.[doi:10.3969/j.issn.1672-1144.2022.02.024]
[7]翁志英,胡海楠,耿丽,等.考虑材料组分影响因素的HP-FRCC流动性能及力学性能[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24,(05):125.[doi:10.3969/j.issn.1672-1144.2024.05.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