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陈国兴,刘雪珠,朱定华,等.南京新近沉积土动剪切模
量比与阻尼比的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6,28
(8):1023-1027.
[2] 袁晓铭,孙锐,孙静,等.常规土类动剪切模量比和
阻尼比试验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0,20
(4):133-139.
[3] 刘汉龙,余湘娟.土动力学与岩土地震工程研究进展
[J].河海大学学报,1999,27(1):6-15.
[4] 孙静,袁晓铭.土的动模量和阻尼比研究述评[J].世
界地震工程,2003,19(1):88-95.
[5] 陈国兴,朱定华,何启智.GZZ-1型自振柱试验机研制
与性能试验[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3,23(1):
110-114.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SL237-1999.土工试验规程
[S].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
[7] 殷宗泽,等.土工原理[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
社,2007:107-108.
[8] 胡仲有,骆亚生,李焱.不同地区黄土阻尼比变化特
性试验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0,30(2):
167-172.
[9] 迟世春,陈崇茂,张宗亮.土石坝料动力试验数据的一
种统计公式[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1,9(6):5-8,
28.
[10] 周健,白冰,徐建平.土动力学理论与计算[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102-103.
[11] 高志兵,高玉峰,谭慧明.饱和黏性土最大动剪切模量
的室内和原位试验对比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0,
32(5):731-735.
[12] 毛尚礼,余湘娟,张富有.昆明黏性土动力特性试验研
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1,31(2):170-174.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王静,胡金虎,杨亚源,等.分级循环荷载下粉土动力特性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24,(06):166.[doi:10.3969/j.issn.1672-1144.2024.06.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