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熊平华,赵其华,陈继彬.基于FLAC3D软土路堤稳定性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2,(02):28-31.
点击复制

基于FLAC3D软土路堤稳定性分析()
分享到: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ISSN:1672-1144/CN:61-1404/TV]

卷:
期数:
2012年02期
页码:
28-31
栏目:
出版日期:
2012-04-22

文章信息/Info

作者:
熊平华12赵其华12陈继彬12
1.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59;2.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59
关键词:
软基 FLAC3D简化Bishop法分级加载塑性区安全系数
分类号:
P642.2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在软土路基修筑高速公路时路堤填筑至极限高度后经常出现路堤失稳情况?结合四川省遂宁-资阳-眉山高速公路软基监测项目,采用FLAC3D强度折减分析方法对典型路段进行路堤分级加载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该法能模拟路堤塑性区发展过程,塑性应变自堤趾到堤肩贯通,呈带状分布,随填土高度的增加,塑性区向路堤中间及路基深部逐渐扩大,该塑性应变带即为相应的最危险潜在滑动面,呈圆弧形,其符合均质软土地基的滑动模式;该法考虑了模型的边界约束条件?初始地应力情况?岩土体的弹塑性变形及屈服,较刚体极限平衡完善,对边坡应力变形状态的综合稳定性分析比只给定安全系数更加重要?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曹卫平,陈云敏.台华高速公路路堤失稳原因分析与对策[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26(7):1504-1510.
[2] 郑乃涛.高速公路沟谷形软基路堤稳定性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09:19-21.
[3] 木明强.高速公路软基段的稳定性分析及其处理[J].铁道建筑技术,2005,(3):61-63.
[4] 交通部第一公路勘测设计院.JTJ017-96.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
[5] 张麒蛰.山区沿河路基边坡冲刷崩塌模式与稳定性计算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0,8(6):49-51.
[6] 张旭辉,杨晓军,龚晓南.软土地基堆载极限高度的计算分析[J].公路,2001,(5):33-36.
[7] 王晓谋,袁怀宇.高等级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8] 陈勃,郑治,曹兴松.成南高速公路路堤稳定和沉降的施工监测控制技术[R].成都:四川省成南高速公路公司,2004:24.
[9] 赵尚毅,郑颖人,张玉芳.有限元强度折减法中边坡失稳的判据探讨[J].岩土力学,2005,26(2):332-336.
[10] 陈育民,徐鼎平.FLAC/FLAC3D基础与工程实例[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汪洋,余湘娟,姜健.软基沉降预测模型的比较分析与应用[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2,(04):127.
[2]陈刚,洪宝宁,徐奋强.软土路堤柔性桩复合地基工作机理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3,(06):45.
[3]黄斌彩.基于沉降的堆场淤泥软基处理承载力预测方法[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24,(02):19.[doi:10.3969/j.issn.1672-1144.2024.02.004]

备注/Memo

备注/Memo:
收稿日期:2011-12-09 修稿日期:2012-02-13 基金项目: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IRT081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1CB013501) 作者简介:熊平华(1987—),男(汉族),江西东乡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岩土工程?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12-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