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陈争玉,肖羚,蒋文鹏,等.某山区公路弃渣场稳定性评价及邻近工程影响[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21,(05):40-45.[doi:10.3969/j.issn.1672-1155.2021.05.008]
点击复制

某山区公路弃渣场稳定性评价及邻近工程影响()
分享到: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ISSN:1672-1144/CN:61-1404/TV]

卷:
期数:
2021年05期
页码:
40-45
栏目:
出版日期:
2021-10-30

文章信息/Info

作者:
陈争玉1肖羚2蒋文鹏2尹小涛3
1.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0051;2.大理大漾洱云高速公路有限公司,云南大理671000;3.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试验室,湖北武汉530071
关键词:
山区公路弃渣场稳定性不良地层加固
分类号:
TU557
DOI:
10.3969/j.issn.1672-1155.2021.05.008
摘要:
依托某公路失稳弃渣场案例,系统分析弃渣工程各阶段的坡体稳定性,揭示其灾变机制。基于此,比选并提出了最优加固方案;利用调查和监测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评估了弃渣整治效果及其对临近工程的影响程度,所得主要结论如下:K59+320弃渣场在初期未发现8m~10m深度的下卧淤泥质土层,是其整体失稳的根本原因;规划弃渣高度28m大于实际极限承载高度25m,是灾变的力学机制;对于浅部发现的不良地层建议做清除或者换填处理,对于深部软弱地层采取控制堆高和地基处理相结合的综合处置措施。基于安全和经济原则,K59+320弃渣场加固方案优选次序为:水泥土搅拌桩方案>抗滑桩方案>拦渣墙+地基处理方案>微型桩方案,最终采取水泥土搅拌桩加固方案。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王光辉.降雨入渗条件下弃渣场边坡稳定性分析[J].铁道建筑,2017(6):157-151.
[2] 郑开欢,罗周全,罗成彦,等.持续暴雨作用下排土场层状碎石土边坡稳定性[J].工程科学学报,2016,38(9):1205-1211.
[3] 潘思渝.降雨条件下土质边坡渗流场及稳定性分析[J].中外公路,2015,35(3):17-21.
[5] 袁普金,姚 赫,张 勇,等.生产建设项目弃渣场安全选址方案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18,38(6):132-137,153.
[5] 尹小涛,杨 华,但路昭,等.西南山区交通工程弃渣的工程特性评价及其分类[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21,53(2):389-397.
[6] 抗兴培,孟凡成,曾 超,等.强降雨条件下弃土场边坡稳定性历程分析[J].中外公路,2019,39(3):35-39.
[7] 唐红波,段现花,吴 斌,等.大篾居不稳定斜坡和沟谷弃土场联合整治实录[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9,17(5):220-225.
[8] 杨建强.考虑不同堆载过程的弃渣场稳定性分析[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9,25(3):72-78.
[9] 龙赛琼,陈焕美,蒋文鹏,等.考虑边坡不同演化阶段的岩土体抗剪强度参数反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20,18(1):16-21.
[10] 许文盛,聂文婷,王一峰,等.生产建设项目超大型弃渣场水土保持监控方案探讨[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9,17(5):153-159.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石雷,李志华,穆檄江,等.海峡段施工方案比选及围堰最优化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2,(02):144.
[2]吕伟.单轴对称工形曲梁稳定承载力计算公式[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2,(04):92.
[3]赵海涛,骆勇军,王潘绣,等.高耸钢筋混凝土进水塔结构抗震稳定性分析与安全评估[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2,(06):106.
[4]杨春发,张俊利.福建省房前屋后典型边坡滑动面探测及稳定性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2,(06):168.
[5]林兴旺,简文彬,董岩松,等.降雨条件下某排土边坡的渗流场及稳定性时变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5,(01):36.
[6]刘娟奇,王志强,梁收运,等.库水位下降对新集水库均质土坝渗流及稳定性影响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4,(06):38.
[7]陈玮,简文彬,董岩松,等.某含软弱夹层花岗岩残积土边坡稳定性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4,(06):107.
[8]周洪顺.大跨度连续钢桁梁桥无支墩顶推施工可行性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4,(04):222.
[9]魏丽娜,李川,傅荣华,等.散粒体斜坡稳定性相关因素试验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4,(01):55.
[10]伍文锋.溪洛渡水电站超大型地下厂房围岩监测资料分析和稳定性评价[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4,(02):112.

备注/Memo

备注/Memo:
收稿日期:2021-06-21     修稿日期:2021-07-16
基金项目:云南省交通科技项目(云交科教便[2020]98号)
作者简介:陈争玉(1980—),男,硕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等工作。E-mail:50067522@qq.com
通讯作者:尹小涛(1975—),男,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工程防灾减灾工作。E-mail:xtyin@whrsm.ac.cn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1-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