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胡大儒,肖万春,王晓朋,等.澜沧江某巨型堆积体蓄水失稳模式预测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20,(05):137-142.[doi:10.3969/j.issn.1672-1144.2020.05.024]
点击复制

澜沧江某巨型堆积体蓄水失稳模式预测研究()
分享到: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ISSN:1672-1144/CN:61-1404/TV]

卷:
期数:
2020年05期
页码:
137-142
栏目:
出版日期:
2020-10-30

文章信息/Info

作者:
胡大儒肖万春王晓朋吴述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贵州贵阳550081
关键词:
澜沧江堆积体成因机理失稳模式渗流数值模拟
分类号:
TV443
DOI:
10.3969/j.issn.1672-1144.2020.05.024
摘要:
在大量的勘察及试验基础上,将澜沧江某巨型堆积体的形成机制划分为崩塌堵江、冲堆平衡、 间歇堆积、河谷再下切四个阶段。运用刚体极限平衡法、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基于饱和非饱和理论的有 限元法进行堆积体稳定性及地下水渗流分析。结果表明:当蓄水位上升时,堆积体前缘首先发生局部圆 弧型滑塌,随后堆积体中部将沿碎石层内部发生折线型深层滑移,最终堆积体将沿基覆界面发生推移型 整体失稳破坏;当蓄水位下降时,坡体中部碎砾石层及前缘局部区域构成主要渗流通道,堆积体稳定系 数先降后升,但水位总降幅及总历时一定时,堆积体稳定系数总减小量基本相当。回归分析显示,水位 骤降速率与堆积体稳定系数日增量成负相关,其相关函数类型为二次抛物线。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黄润秋,许 强.中国典型灾难性滑坡[M].北京:科 学出版社,2008.
[2] 张倬元,王士天,王兰生.工程地质分析原理[M].北 京:地质出版社,1994.
[3] 黄润秋.20世纪以来中国的大型滑坡及其发生机制 [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26(3):434-454.
[4] 刘才华,陈从新,冯夏庭,等.库水位上升诱发边坡失 稳机理研究[J].岩土力学,2005,26(5):769-773.
[5] 罗红明,唐辉明,章广成,等.库水位涨落对库岸滑坡 稳定性的影响[J].地球科学,2008,33(5):687-692.
[6] 刘新喜,夏元友,练 操,等.库水位骤降时的滑坡稳 定性评价方法研究[J].岩土力学,2005,26(9):1427- 1431,1436.
[7] 唐晓松,郑颖人,唐辉明,等.水库滑坡变形特征和预 测预报的数值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3,35(5): 940-947.
[8] 邓宏艳,大型水电工程区库岸滑坡形成机理与水作用 影响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6.
[9] 周家文,陈明亮,李海波,等.水动力型滑坡形成运动 机理与防控减灾技术[J].工程地质学报,2019,27 (5):1131-1145.
[10] 赵瑞欣,殷跃平,李 滨,等.库水波动下堆积层滑坡 稳定性研究[J].水利学报,2017,48(4):435-444.
[11] 乔 鹏,孟铭杰,邓 辉,等.澜沧江上游梅里石3号 巨型古滑坡成因机制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2017, 48(4):124-130.
[12] 周 鑫.金沙江上游茂顶河段滑坡成因机制及敏感 性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9.
[13] 马宗源,任 稢,党发宁,等.基于双剪理论的饱和/ 非饱和渗流边坡稳定性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 报,2017,15(5):154-158,162.
[14] 李永亮,周国胜,李永鹏.有限元强度折减法边坡失 稳判据的适用性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18,16(5):125-129.
[15] 李建伟,洪振国.基于SSP地震散射剖面方法的水电 站高边坡地质勘测[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6, 14(3):221-225.
[16] 张 涛,张 慧,黄文雄.坡面水位下降对非饱和土 质边坡稳定性影响的有限元分析[J].重庆大学学 报,2020,43(6):12-20.
[17] 黄盛锋,陈志波,郑道哲.基于灰色关联度法和强度 折减法的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J].中国 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20,31(3):35-40.
[18] 史丁康,许万忠,熊茹雪.库水位升降对边坡稳定性 影响研究综述[J].中国水运,2019,19(8):241-243.
[19] 林 姗,郭昱葵,孙冠华,等.边坡稳定性分析的虚单 元强度折减法[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9,38 (S2):3429-3438.
[20] 毛昶熙,段祥宝.关于“论土骨架与渗透力”的讨论 [J].岩土工程学报,2017,39(2):385-386.
[21] 丁洲祥.渗透力概念的力学分析及广义化探讨[J]. 岩土工程学报,2017,39(11):2088-2101.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周晓靖,王进,张振平,等.云南地区地震动特征与堆积体滑坡动力响应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8,(03):108.[doi:10.3969/j.issn.1672-1144.2018.03.020]
[2]丁昊,涂国祥,赵永辉,等.四川汉源九襄地区堆积体沉积特征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8,(06):50.[doi:10.3969/j.issn.1672-1144.2018.06.010]
[3]万畅,涂国祥,何源远.堆积体中局部粗颗粒富集的现象对降雨在堆积体中入渗影响的物理模拟试验[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20,(03):48.[doi:10.3969/j.issn.1672-1144.2020.03.009]
[4]田明,王建洪,肖羚,等.基于危险源辨识方法的公路堆积体边坡风险等级评估[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20,(04):81.[doi:10.3969/j.issn.1672-1144.2020.04.013]

备注/Memo

备注/Memo:
收稿日期:2020-05-21     修稿日期:2020-06-18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1501100);中国华能集团科技项目(HNKJ16-H15)
作者简介:胡大儒(1988—),男,湖北黄冈人,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工程地质、防灾减灾等领域研究工作。E-mail:hudaru@ghidri.com.Cn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0-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