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张悦豪,迟世春,王茂华,等.地表多层框架结构地震反应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20,(03):168-174.[doi:10.3969/j.issn.1672-1144.2020.03.030]
点击复制

地表多层框架结构地震反应分析()
分享到: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ISSN:1672-1144/CN:61-1404/TV]

卷:
期数:
2020年03期
页码:
168-174
栏目:
出版日期:
2020-06-30

文章信息/Info

作者:
张悦豪12迟世春12王茂华1
1.大连理工大学海岸与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116024;2.大连理工大学建设工程学部水利工程学院工程抗震研究所,辽宁大连116024
关键词:
地震反应特性Fourier谱强度频率匹配度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动力特性
分类号:
TU311.3
DOI:
10.3969/j.issn.1672-1144.2020.03.030
摘要:
考虑土体-结构动力相互作用,通过有限元软件建立了一个含有三层地下室的框架结构,对其进行地震作用下的三维动力反应分析。对比研究了地震动频谱,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结构动力特性和土体动力特性对其地震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结构地震反应虽然在不同工况下不尽相同,但整体符合一定规律,地下室顶底板处中柱的受力较大,呈现出剪切变形的模式;场地土体的动力特性和地震动峰值对结构地下部分地震反应影响显著;结构频率和地震动频谱特性对结构中柱地下部分地震反应影响较小,采用Fourier谱强度平均频率匹配度可较好的反映地震动频谱特性和结构自振频率的共振效应引起的地震反应放大。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杜修力,李 洋,许成顺,等.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大开地铁车站震害原因及成灾机理分析研究进展[J].岩土工程学报,2018,40(2):223-236.
[2] 庄海洋,程绍革,陈国兴.阪神地震中大开地铁车站震害机制数值仿真分析[J].岩土力学,2008,29(1):245-250.
[3] 曹炳政,罗奇峰,马 硕,等.神户大开地铁车站的地震反应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2(4):102-107.
[4] 田 力,高芳华.地下隧道内爆炸冲击下地表多层建筑的动力响应研究[J].工程力学,2011,28(11):114-123.
[5] 高芳华.地下隧道内爆炸冲击下多层建筑结构的动力响应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9.
[6] 田 力.地下爆炸波冲击下地面结构动力响应及滑移隔震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4.
[7] 李敬松,冯 新,周 晶.近断层地震作用下悬跨海底管线响应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5,13(4):224-230.
[8] 李 铎,周 晶.脉冲效应对地下管廊地震响应的影响[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8,16(3):190-196.
[9] 耿 萍.铁路隧道抗震计算方法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2.
[10] 王文晖.地下结构实用抗震分析方法及性能指标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13.
[11] 许成顺,许紫刚,杜修力,等.地下结构抗震简化分析方法比较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7,37(2):65-80.
[12] 王文沛.浅埋地下结构地震反应分析及设计方法研究[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12.
[13] 李 彬.地铁地下结构抗震理论分析与应用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05.
[14] 刘晶波,刘祥庆,李 彬.地下结构抗震分析与设计的Pushover分析方法[J].土木工程学报,2008(4):73-80.
[15] 刘晶波,刘祥庆,薛颖亮.地下结构抗震分析与设计的Pushover方法适用性研究[J].工程力学,2009,26(1):49-57.
[16] 刘晶波,王文晖,赵冬冬,等.循环往复加载的地下结构Pushover分析方法及其在地震损伤分析中的应用[J].地震工程学报,2013,35(1):21-28.
[17] 陈国兴,陈 苏,杜修力,等.城市地下结构抗震研究进展[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6,36(1):1-23.
[18] 尹华伟.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计算方法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5.
[19] 薛素铎,刘 毅,李雄彦.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研究若干问题综述[J].世界地震工程,2013,29(2):1-9.
[20] 庄海洋.土-地下结构非线性动力相互作用及其大型振动台试验研究[D].南京:南京工业大学,2006.
[21] 何建涛,马怀发,张伯艳,等.黏弹性人工边界地震动输入方法及实现[J].水利学报,2010,41(8):960-969.
[22] 谷 音,刘晶波,杜义欣.三维一致粘弹性人工边界及等效粘弹性边界单元[J].工程力学,2007(12):31-37.
[23] 尹训强,罗 勇,王桂萱.二维黏弹性人工边界单元及地震波输入在ANSYS中的实现[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9,17(5):61-65.
[24] 刘晶波,吕彦东.结构一地基动力相互作用问题分析的一种直接方法[J].土木工程学报,1998,31(3):55-64.
[25] 柳锦春,还 毅,李建权.人工边界及地震动输入在有限元软件中的实现[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7(S2):1774-1779.
[26] 汪精河,周晓军,毛露露,等.地下结构抗震分析中地震动输入方法的比较研究[J].现代隧道技术,2015,52(3):103-109.
[27] 钟紫蓝,申轶尧,甄立斌,等.地震动强度参数与地铁车站结构动力响应指标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20,42(3):486-494.
[28] 杜永峰,王亚龙,李 虎,等.地震动频谱特性及与隔震结构损伤相关性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9,38(10):156-161,184.
[29] 杜修力,康凯丽,许紫刚,等.地下结构地震反应的主要特征及规律[J].土木工程学报,2018,51(7):11-21.
[30] 卢华喜.不同频谱特性地震动输入下的场地地震反应[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7(1):22-26.
[3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6[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备注/Memo

备注/Memo:
收稿日期:2020-02-02     修稿日期:2020-03-04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B0201001)
作者简介:张悦豪(1994—),男,甘肃兰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结构抗震。E-mail:1534866852@qq.Com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0-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