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强,于文龙.黄土地区某地铁区间隧道设计难点分析与探讨[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8,(03):212-217.[doi:10.3969/j.issn.1672-1144.2018.03.039]
点击复制

黄土地区某地铁区间隧道设计难点分析与探讨()
分享到: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ISSN:1672-1144/CN:61-1404/TV]

卷:
期数:
2018年03期
页码:
212-217
栏目:
水利水电工程
出版日期:
2018-06-15

文章信息/Info

作者:
高强于文龙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010
关键词:
区间隧道湿陷性黄土小净距隧道洞口及边仰坡防护桥隧过渡
分类号:
U452
DOI:
10.3969/j.issn.1672-1144.2018.03.039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以西安地铁五号线某区间隧道工程为例,对黄土地区地铁隧道设计中遇到的几个重难点问题 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提出了针对性的设计方案和处理措施,保证了隧道的安全顺利实施,得出以下结论 供类似工程参考和借鉴:黄土地区地铁隧道设计应以车站及区间使用功能为前提,尽量绕避自重湿陷性 黄土,对于隧道基底处理深度小于2m的,采用洞内换填处理是合理可行的;地质条件较好、周边环境控 制要求不高时,可取消隔离桩,并在先行隧道初支贯通后,即可进行后行隧道的施工;区间洞口位置的选 择、边仰坡防护措施及洞门设计方案是合理可行的,可保证施工及后期运营安全,同时也满足城市景观 的要求;桥隧过渡段采用桩板结构进行设计,可实现刚柔过渡,避免湿陷性黄土的影响,降低工后和差异 沉降,满足行车平顺性的要求。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范寒光.西安地铁工程黄土的湿陷性评价及应对措施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6.
[2] 罗俊忠.西安地铁湿陷性黄土处理措施研究[J].铁道建筑技术,2013(4):8-12.
[3] 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13[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4] 范恒秀.小净距地铁盾构重叠隧道施工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J].隧道建设,2012,32(S1):1-7.
[5] 黄竹纯.黄土地区小净距地铁隧道施工动态分析及二次衬砌优化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7.
[6] 刘丰铭.浅埋偏压小净距黄土隧道围岩稳定性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3.
[7] 宿钟鸣,申俊敏,薛晓辉.偏压小净距黄土隧道先行洞初支受力特性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3,11(4):130-134.
[8] 彭刚.高速公路桥隧连接工程中隧道洞门标准施工技术[J].中国标准化,2017(14):190-191.
[9] 张钦鹏.考虑边坡进洞高程的大断面黄土隧道洞口段动力响应特征研究[D].兰州:兰州交通大学,2017.
[10] 杨磊.公路隧道洞口美学设计及评价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7.
[11] 庞小冲,袁永新.复杂地形地质条件下隧道进洞方案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6,14(2):189-192.
[12] 曾如财.城市复杂桥隧近接混合结构施工技术研究[D].重庆:重庆交通大学,2014.
[13] 仝慧军.高速公路桥隧相接形式与施工方法研究[D].
西安:长安大学,2014.
[14] 赵利民.铁路客运专线路桥过渡段处置技术研究[D].
长沙:中南大学,2006.
[15]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16] 罗章波.西安地铁穿越湿陷性黄土层处理原则与措施研究[J].隧道建设,2016,36(3):257-263.
[17] 王立新,王俊,李储军.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层条件下复杂地铁隧道工程方案研究[J].现代隧道技术,2016,53(2):157-164.
[18] 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16[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6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宋云财.北京地铁富水隧道施工综合降水技术探讨[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2,(01):160.
[2]杨松.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永年县湿陷性黄土地基渠段有限元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6,(02):136.[doi:10.3969/j.issn.1672-1144.2016.02.027]
[3]吴迪.隧道施工参数对地表沉降的影响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8,(02):131.[doi:10.3969/j.issn.1672-1144.2018.02.025]
[4]周剑,刘洋.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隔水措施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8,(05):78.[doi:10.3969/j.issn.1672-1144.2018.05.014]
[5]刘艳.湿陷性黄土地区风机基础单桩静载浸水试验探讨[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8,(05):142.[doi:10.3969/j.issn.1672-1144.2018.05.027]
[6]张晓光,余航飞,高强,等.地铁穿越湿陷性黄土地层浸水破坏机制试验[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20,(05):91.[doi:10.3969/j.issn.1672-1144.2020.05.016]
[7]丁继辉,张聪,赵拓,等.农村危房病害及处理措施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21,(02):83.[doi:10.3969/j.issn.1672-1144.2021.02.015]
[8]殷瑶.纳米黏土对湿陷性黄土的改良效果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22,(06):110.[doi:10.3969/j.issn.1672-1144.2022.06.017]
[9]徐文涛,张忠雄,董宝志,等.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填方地基增湿强夯试验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23,(01):151.[doi:10.3969/j.issn.1672-1144.2023.01.023]

备注/Memo

备注/Memo:
收稿日期:2018-01-16 修稿日期:2018-02-22 作者简介:高强(1985—),男,河北石家庄人,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隧道及地下工程方面的设计工作。E-mail:3645161830qq.Com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1900-01-01